三棱针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第171页(1702字)

(一)针具

三棱针一般用不锈钢制成,针长约6厘米,针柄较粗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形,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三棱针刺法是用三棱针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亦称刺络。

(二)操作方法

1.点刺法 先在针刺部位上下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将皮肤常规消毒后,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随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之出血数滴,再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此法多用于十宣、十二井穴或头面部的一些穴位。

2.散刺法 是对病变局部或其周围在严密消毒后进行多针点刺出血的一种方法,消毒后在病变周围由外向内环形围刺或行多针浅刺出血。多用于局部瘀血、肿痛、顽癣。

3.泻血法 先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针刺部位的上端,消毒后,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被针刺部位的静脉,刺入静脉中0.5~1分,迅速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多用于曲泽、委中、治急性吐泻、中暑。

4.挑刺法 三棱针挑刺法是以三棱法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用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

挑刺的部位以病理反应点为基础,选取相应的穴位或部位。临床上有如下规律:①以背俞、夹脊穴为主要选择点:可观察背俞穴皮下组织有无隆起、凹陷、松弛和皮肤温度的变异等反应现象,以此寻找有关穴位邻近的阳性反应点作为取穴依据。②以痛为腧找痛点挑刺:在病变体表局部区域内,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进行挑刺,如肩痛多在肩胛冈上表面和三角肌前缘等处找到痛点;腿痛多在腰骶关节表面找到痛点。③选疹点挑刺:选用某些疾病在体表有关部位出现的疹点,疹点的特征似丘疹,稍突出于皮肤,似针帽大小,多为灰白色或暗红色、棕褐色或浅红色,压之不退色。选点时要注意与痣、毛囊炎、色素斑相鉴别。寻找困难时,可用手摩擦相应部位皮肤后,再仔细寻找。如急性乳腺炎在膏肓穴周围寻找疹点;疖肿或毛囊炎在脊柱两侧找疹点;痔疾在腰骶部找疹点。

挑刺部位确定后,对局部常规消毒,左手固定挑刺点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将针横向刺入穴位皮肤,挑破皮肤0.2厘米~0.3厘米,然后将针深入表皮下挑刺,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组织数根,以挑尽为止。术后用碘酒消毒,敷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三)适用范围

三棱针刺法具有通经活络,醒脑开窍,泄热消肿,祛淤止痛等作用,适用于急证、热证、实证、瘀证、痛证等。如点刺十宣、十二井穴,可治疗中风闭证、昏迷、晕厥、高热抽搐等;点刺太阳穴,可治疗头痛、目赤肿痛;点刺耳尖,可治疗感染性发热;点刺少商穴,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点刺四缝穴,可治疗小儿疳积及消化不良;在病变周围点刺,可治疗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皮肤病;在病变部位散刺,可治疗软组织扭、挫伤引起的瘀血、肿痛;点刺人中、素髎或涌泉穴,可急救休克;点刺尺泽或曲泽穴,可急救中暑、急性吐泻;点刺八风、八邪穴,分别可治疗足部或手部的麻木、肿痛;点刺委中穴,可治疗急性腰扭伤、腓肠肌痉挛等。

(四)注意事项

①三棱针刺激较强,治疗时注意患者体位舒适,并应与医生配合,还应注意预防晕针。②由于三棱针刺后针孔较大,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③点刺、散刺必须做到浅而快,出血不宜过多,以数滴为宜,注意勿刺伤深部动脉。④病后体弱、明显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患者不宜使用。⑤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3~5次为1疗程,急症也可每日针刺2次,如治疗需出血较多者,每周治疗1~2次为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