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临床普外科手册》第368页(1431字)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好发于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病变动脉管壁增厚、狭窄,可有粥样硬化斑块,后期可致动脉闭塞。病变常呈节段性,也可表现为长段闭塞。本病多见于老年患者,其发病与环境及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发现患者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已成为老年人肢残的一个主要原因。
【诊断要点】
1.间歇性跛行(简称“间跛”):行走后下肢供血不足,出现下肢肌肉疼痛、乏力,休息几分钟后症状缓解。随着病变发展,间跛距离会越来越短。
2.静息痛:疼痛部位一般在肢体末端,夜间疼痛尤为剧烈,患者常抱足而坐,彻夜难眠。静息痛是患肢行将坏死的前兆。
3.溃疡或坏疽:一般呈干性坏疽,合并感染时,则转为湿性坏疽。
4.患肢皮温冷,皮色暗红,毛发脱落,患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5.四肢节段性测压:该病变部位以下各段动脉血压均降低。踝部血压与肱动脉血压之比称踝肱指数(正常为1),是判断病情及术后随访的指标。
6.彩超:能显示病变的部位和动脉钙化情况,是一种理想的无损伤血管检查方法。
7.MRA:即磁共振血管显象,能显示病变的部位、流入道与流出道情况,已能基本替代动脉造影。
8.动脉造影:是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黄金诊断标准。但属有创检查,临床应用已少。
【处理】
1.非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稳定型间跛患者。
(1)加强步行锻炼,有助于侧支循环建立。
(2)扩血管治疗可改善症状,如前列地尔(凯时)20μg,iv,qd,培达50mg,po,bid等。
(3)降低血黏度,预防血栓形成。如阿司匹林50mg,po,qd,噻氯匹定(抵克立得)250mg,po,qd等。
(4)戒烟。
(5)治疗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有助于控制动脉硬化进一步发展。
2.手术治疗
(1)内膜切除术:如狭窄段范围不超过5~6cm,可将增厚的内膜及斑块切除。
(2)旁路术:一般主-髂动脉段用人造血管,膝下股-腘段动脉用自体大隐静脉。股动脉以下旁路术后需抗凝治疗。
(3)截肢术:对患肢已坏疽者,截肢术可缓解疼痛。根据病灶累及部位,行膝下或膝上截肢术。
3.介入治疗:包括狭窄段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A),以及病变段动脉内放置支架(sten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