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肥力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施肥技术手册》第1页(1304字)

(1)土壤的种类。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气体、水分、微生物按照不同比例组成,并具有不同肥力水平的不可再生的动态综合体。自然界中的土壤有自然土壤和人工改造的土壤之分。按照土壤中矿物质的砂粒、粉粒、黏粒所占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别,即砂壤、黏土、壤土等类,这些类别也可称为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蓄水、保肥、供肥、保温、导温及耕性等性状,与土壤肥力有密切的关系。为此,现将砂、黏、壤三大类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简介如下。

①沙质土。以沙粒为主(一般含沙粒大于70%)的土壤。此种土壤养分含量少,蓄水能力差,保肥力不好,土温变化大,但通气透水性好,耕作容易。不易受涝,也不抗干旱。如在生产中注意及时灌溉、覆盖地膜和秸秆,减少水分蒸发,较容易栽培耐旱、怕涝的花卉。

②黏质土。以黏粒为主的土壤。此种土壤自身养分含量较为丰富,保水、保肥力较强,土壤热容量较大,土温较为稳定,但通气透水性较差,一般不容易耕作。

该土壤中的黏粒含量高,黏粒中所含的养分(尤其是钾、钙、镁等阴离子)也较为丰富,除此之外,黏粒对上述养分还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为此,在这种土壤里施肥后,表现为肥劲稳定,肥效长久;但好气微生物活动容易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多有积累的现象;由于黏粒微小,粒间孔隙度小,渗水慢,蓄水量大,保肥、保水力强;土温变化小,早春升温迟,粘结力较强,耕性差,适耕期短。据此,宜栽培需水量大,耐涝性较强的花卉。通过增施有机肥,改良性状之后,可栽培其他花卉。

③壤质土。黏粒含量介于黏质土和砂质土之间,并含有适量的砂粒和粉粒,为植物提供水、肥、气、热条件优于砂、黏质的土壤,是农业生产上较为理想的土壤,也是适宜大部分花卉植物栽培的土壤。

(2)土壤的肥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土壤肥力的研究不断深化,土壤肥力的内涵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目前比较一致的共识,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称之为土壤肥力。其中的营养条件是指水分和养分,环境条件是指温度、空气和水分(因水既是营养条件又是环境条件)。协调是指土壤中各种肥力因素的相互联系和互相制约。各种植物,特别是花卉的良好生长发育必须是各肥力因素都处于良好的协调平衡状态。

土壤肥力一般应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不言而喻,自然肥力是在自然成土过程中形成的。人为肥力则是在耕种、改良、施肥及其他农业技术措施运用的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的。

可见,在农业生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劳作,对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四大肥力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并进行科学的浇水、施肥、起垄、培土、中耕,地膜覆盖,秸秆还田等,都是改善和提高肥力水平的有效措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