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灰斑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372页(1085字)

【症状】 为害茶花叶和嫩梢。叶片上病斑主要发生在成叶或老叶上。病菌多从叶尖或叶缘侵入。初为黄绿色小点,逐渐扩大成近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的大斑,中心变灰白色,边缘黑褐色,明显隆起,病部与健部界限分明。病斑间可相互愈合。病斑直径10~20毫米,后期在病斑上产生浓黑小点。潮湿环境下,从小黑点中涌出黑色的胶状物,此即分生孢子角。发生严重时,病叶干枯、破裂、脱落(图9-2)。

图9-2 山茶灰斑病

1.症状 2.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

在茶花新梢上,病斑长形,浅褐色,水渍状,边缘明显,后逐渐凹陷、缢缩,有不连续小纵裂的溃疡斑。病斑大小从3~4毫米到10~30毫米。新梢感病后,从新梢抽长的基部脱落,群众称之谓“脱节病”。严重时,新梢大部或全部陆续枯折,树势严重衰退。

【病原】 为茶褐斑盘多毛孢属的Pestalotia guepini Desm.。分生孢子盘生于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黑色,直径90~170微米。分生孢子纺锤形,有4个分隔,中间的细胞为橄榄色,两端的细胞无色,大小14~28微米×5.0~6.4微米,顶端有鞭毛2~3根。

【发病规律】 茶褐斑盘多孢是弱寄生菌。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叶上或遗落在土面的病组织内越冬。次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水滴中发芽,多从伤口或衰弱部位侵入,产生新病斑。春天开始发病,夏季高温造成灼伤,有利病害的侵染,故夏季病害发生较重。植株生长势衰弱、排水不良、高温高湿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1)栽植茶花的苗圃地,应及时中耕除草,经常清除落叶。秋、冬季将表土翻入下层,重病叶应摘除,以减少侵染的菌原。

(2)适当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及硫酸亚铁,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3)为保护新梢,在芽萌动时,用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隔3~4周1次,共3次。

(4)在6月份,病害发生较重时,喷1∶1∶100的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15天1次,共喷4~5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