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枝枯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588页(673字)

【症状】 病菌大多自生长衰弱的小枝上部侵入。病斑初为纺锤形或丝状,后渐扩大向上、下蔓延,或环绕茎部,使植株上部枝条干枯,叶片脱落。感病小枝经过一定时间后色渐褪成淡褐色,后为黄白色,上面密生小黑点(图10-7)。

图10-7 文竹枝枯病

1.症状 2.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

【病原】 为Phoma sp.。病菌在植株活力下降情况下进行侵染。枯枝病部上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生于表皮下,扁球形或球形,黑褐色,大小170~233微米。分生孢子无色,单细胞,近椭圆形或长圆形,大小4.0~7.6微米×1.8~2.5微米。

【发病规律】 本病在7~11月发生。栽培管理不善,强烈阳光直射或过分荫蔽,植株长势衰弱是病害发生的诱因。从观察推测,病菌似以分生孢子器附着于被害部位越冬,次年环境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传播为害。

【防治方法】

(1)剪除被害枯枝烧毁。伤口用酒精消毒后涂上凡士林加以保护。

(2)控制光照条件,盆栽文竹应放在通风、向阳,但又不受强烈阳光直射的地方。

(3)喷1%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高锰酸钾1500倍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