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溶解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临床人体解剖生理学》第166页(1088字)
生成的纤维蛋白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溶解使血凝块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简称为纤溶。纤溶的作用是使在血管中局部产生的血凝块随时溶解,防止血栓形成,保证血流通畅。
纤维蛋白溶解的基本过程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的释放和形成。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简称为纤溶酶原激活物。第二阶段是无活性的纤维蛋白溶酶原(plasminogen)在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转变成有活性的纤维蛋白溶酶。纤维蛋白溶酶原简称为纤溶酶原,纤维蛋白溶酶(plasmin)简称为纤溶酶。第三阶段是纤溶酶使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也就是将大分子的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分解为一些可溶性的小分子的多肽,从而使血块液化。这些可溶性的小分子多肽统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现将纤维蛋白溶解的基本过程概括如下:
纤溶酶原激活物分布很广,种类也很多。根据它们的来源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血管激活物,由小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后释放到血液中,维持血浆中的基本浓度。血管中出现血栓时,血管内皮释放大量的激活物,它们大都吸附在血栓上,很少游离在血浆中。第二类是组织激活物,它们存在于很多组织中,尤其是子宫、肺、甲状腺、前列腺等部位。组织激活物主要在组织修复、伤口愈合时,在血管外起作用。所以在上述组织进行外科手术时,血液不易凝固,易发生手术后渗血。肾合成的尿激酶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第三类是依赖于因子的激活物。如前激肽释放酶激活后生成的激肽释放酶即可激活纤溶酶原。
体内除存在纤溶系统外,还有与纤溶系统功能相对抗的纤溶抑制物。这类抑制物有两类:一类是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剂,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PAI-1),它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抑制纤溶过程。另一类是抗纤溶酶(antiplasmin),如α2-抗纤溶酶,它与纤溶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纤溶酶失去活性,从而抑制纤溶过程。
血凝与纤溶两个系统既对立又统一,处于动态平衡。既使人体在出血时有效地止血,又防止血栓的形成。如果凝血系统功能障碍,可出现出血倾向;如果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则易形成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