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临床人体解剖生理学》第486页(1859字)

1.肾动脉(renal artery) 成对约平第1腰椎水平起于腹主动脉的两侧,主干多数为一支(占86%),二支者约12.5%,偶可见三支或四支。由于腹主动脉位置中线偏左,故右侧的肾动脉长于左侧。右肾动脉在下腔静脉及右肾静脉之后,右肾盂之前入肾门;左肾动脉则在胰腺、左肾静脉之后,左肾盂之前进入肾门。较常见的是:在肾门处分成较粗的前支,分布于肾腹侧份和较细的后支分布于肾背侧份。由前后支再分出肾段(节)动脉(segmental arteries);前支分出上、上前、下前和下四支肾段动脉;后支进入肾内延续为后段动脉(posterior segmental artery)(图11-2C、D,图11-4)。肾动脉分支之间在肾实质内缺乏分支之间的吻合,故在某一肾段动脉产生阻塞时,可引起相应肾段组织的缺血性坏死。肾段动脉的分支走行于肾锥体间的肾柱,称叶间动脉(interlobar artery)。叶间动脉在锥体底部附近的分支沿髓质和皮质交界形成弓形动脉(arcuate artery)。弓形动脉发出分支,呈放射状进入皮质迷路,形成小叶间动脉(interlobular artery),沿途发出许多侧支为入球小动脉(又称传入小动脉,afferent arteriole),进入肾小体内形成血管球(又称丝球体,glomerulus);再汇成出球小动脉(又称传出小动脉,efferent arteriole)离开肾小体;然后,再次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分布于相应的肾小管周围,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集成小叶间静脉(interlobular veins),再汇入弓形静脉(arcuate veins)、叶间静脉(interlobar veins),最后由肾静脉出肾。

图11-4 肾动脉和肾段动脉

2.肾静脉(renalrein) 与动脉伴行,多以一干出肾门(renal hilum),分别注入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由于下腔静脉位置偏右,故左肾静脉较长于右肾静脉。肾内静脉在肾内有广泛的吻合,故结扎一条肾静脉的属支,不致影响收集区域的静脉回流。

3.副肾动脉(accessory renal artery)(图11-5A、B) 是指不经肾门进入肾的动脉,可来自腹主动脉、肾动脉本干、膈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髂总动脉等。其入肾部位可以在肾上端或下端。由于副肾动脉的分支与肾动脉分支之间在肾内无吻合,损伤或结扎副肾动脉有可能引起分布区域的肾组织坏死。中国人出现率41.3%,在切除肾时必须注意有无副肾动脉的存在,否则会造成出血或引起某一肾段缺血坏死;当副肾动脉由肾下极进入肾实质时,这些异位动脉可能压迫肾盂或输尿管而引起肾积水(nephrohydrosis)。

图11-5 肾血管变异(A)

图11-5 肾血管变异(B)

肾的血液循环与其泌尿功能密切相关,其主要的形态学特点表现在:①肾动脉直接由腹主动脉发出,短而且粗,故血流量大;②入球小动脉管径一般比出球小动脉粗短,使肾小体血管球内血流量大,血压高,利于滤过;③肾内血循环出现两级毛细血管,即血管球毛细血管和球后毛细血管,经血管球滤出的滤液含大量水分,故肾小管周围的球后毛细血管内血液胶体渗透压很高,利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的物质进入血流;④近髓肾单位的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后可分为两种小血管,即球后毛细血管和直小血管(vasa recta),进入髓质后又直行上升返回,汇入小叶间静脉,形成“U”形血管襻,与肾髓袢伴行,利于肾小管与集合管系的重吸收和尿液浓缩。

4.肾的淋巴回流 肾的淋巴分浅深两组,两组间有吻合,并注入肾门淋巴结(renal hilum lymph node),然后引流至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的腰淋巴结(lumber lymph nodes)。

5.肾的神经供给 交感神经来自腹腔神经丛分出的肾丛(renal plexus),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vagus nerve),沿肾蒂进入肾实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