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化肥实用手册

锌肥的功能和施用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化肥实用手册》第108页(4684字)

1.锌的功能和作物缺锌症状 作物干物质中的含锌量从百万分之几到十几万分之几。锌在作物体内参与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合成,也是多种酶的组成部分。作物缺锌,例如番茄缺锌使过氧化物酶和多酚酶活性降低。作物缺锌还引起光合作用受阻,茎和芽中的生长素含量减少,使植株矮小、节间缩短、小叶丛生、叶色退绿。但不同作物的缺锌症状略有差异。

玉米缺锌,其叶片维管束细胞中叶绿体的数目明显减少,叶绿体的片层结构遭到破坏。玉米缺锌往往在幼苗期(4—5片叶后)开始出现“花白苗”,叶的基部2/3处似白绸、半透明,遇风易撕裂。节间缩短、植株变矮,根部成褐色,新根较少而老根多,严重时造成干枯死亡。轻度缺锌引起的“花白苗”,会随气温升高其症状逐渐消失。

水稻缺锌表现为幼叶褪绿,中部叶片上有棕色斑点和条纹,下部叶片下极易撕裂,株型松散。严重时下部叶片脱落,中上部叶片变厚,色暗绿,边缘呈波浪形,根系发育不良,黄色,植株生长迟缓、矮小,即所谓“发僵”或称“坐蔸”。有的地方农民把它称之为“砂硝病”、“倒缩病”。

甘薯缺锌,甘薯扦插后缓苗时间长,不定根生长缓慢。幼苗成活后节间短缩,叶片丛生,叶小、叶色暗呈青铜色,叶面皱缩、叶缘向叶背翻卷,叶片革质化易撕裂。叶片横切面在显微镜下观察,下表皮凹凸不平,表皮细胞呈波状起伏,栅栏细胞收缩,细胞间隙加大,叶缘体数目减少。

柑桔树、苹果树、梨树等多种果树缺锌时,枝条尖端叶片变小、生成“莲座”状或簇状,称小叶病。

2.我国土壤缺锌状况 以土壤有效锌含量(DTPA提取)0.5ppm作为缺锌临界指标,目前我国缺锌的土壤约有5.6亿亩。

缺锌主要发生在石灰性土壤。例如,北方的潮土、砂姜黑土、盐碱土、黑钙土、淡黑钙土、黄绵土、黑垆土、土等,南方的灰潮土田、黄潮土、石灰性水稻土、钙质紫色土等,这些土壤的有效锌大多供应不足或供应不及时,常常需要施用锌肥。还有南方的冷浸田、冬泡田、烂泥田、沼泽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因强还原性条件,抑制根系对锌的吸收,也易使水稻缺锌。

此外,酸性土壤施用过量石灰或碱性肥料也易诱发作物缺锌。云南山地红壤缺锌和浙江余杭县低丘红壤发育的黄泥田缺锌,都是由于长期过量施用石灰或白云石引起的。还有新开垦的梯田、贫瘠砂岩、酸性砂土地也易缺锌。

作物缺锌症在我国北方远比南方分布广泛并多于其它微量元素缺症。

3.锌肥的增产效果 施用锌肥可以矫正作物缺锌症状,尤其对防治水稻缺锌“坐”和玉米缺锌“花白苗”以及果树小叶病有明显作用。在缺锌土壤上施用锌肥对多种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目前,我国施用锌肥最广的作物为水稻和玉米,增产效果也最为显着。根据全国514个水稻试验统计结果,施锌平均每亩增产稻谷40公斤,增产率为11.3%,其中湖北省为12.6%、湖南省为11.0%、四川省为11.7%、浙江省为8.5%。对全国422个玉米试验统计结果,施锌平均增产41.3公斤,增产率为12.5%,其中吉林省为10.1%、山东省为12.8%、陕西省为8.1%、北京市为13.1%。在“坐蔸”的稻田和“花白苗”的玉米地施用锌肥,甚至可成倍增产。

根据浙江省试验,缺锌稻田施锌后稻苗表现为“五早”,即早转青、早分蘖、早退色、早抽穗、早成熟。施锌的增产作用:一是增穗,平均每亩穗数增加6.9%;二是增粒增重,平均每穗粒数增加5、6粒,千粒重提高1.5克;三是增强抗病能力,对“坐蔸”稻苗施锌可使新叶复绿,叶锈斑点不再扩展,并对水稻纹枯病有抑制作用。

近年来研究还表明,在缺锌土壤上施用锌肥可增产小麦10%左右,甘薯8—15%,棉花8—16%,花生、大豆、豌豆6—8%,蔬菜类15.4—26.9%。此外,在油菜、燕麦、青稞、胡麻、苹果、甘薯、橡胶树、牧草等作物上施锌有效情况也时有报道。

4.锌肥的合理施用

(1)施用于有效锌含量低的土壤用DTPA溶液(pH7.3)提取,可将土壤有效态锌划分为如下五级

各地试验表明,土壤有效锌低于0.5—0.7ppm时,作物易缺锌,在达类土壤上施用锌肥,作物增产率可达10%以上。当土壤有效锌含量为0.7—1.0ppm时,施锌增产效果不稳定,土壤有效锌含量大于1.0ppm时,施锌一般不增产。因此,可把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0.5ppm作为施用锌肥有效的临界指标。

(2)施于对锌敏感的作物 不同作物对锌肥敏感程度不同。对缺锌敏感的作物有玉米、水稻、棉花、亚麻、甜菜、大豆、菜豆、柑桔、苹果、梨、桃、番茄等,其中以玉米和水稻最为敏感,土壤缺锌时,增产效果最为显着。

(3)锌肥施用技术 锌肥的增产效果主要决定于土壤类型、成土母质、有效锌含量,但锌肥的施用方不同,其肥效有明显差异。

①施用方法: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等单位试验表明,玉米施用锌肥的增产效果,基施为13%、喷施为10.4%、浸种为11.4%,追施为9.7%、拌种为8.9%,以基施效果最好,其次为浸种和喷施。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对地瓜试验结果,基施增产15.2%、追施增产10%、喷施增产20%;对棉花试验结果,喷施增产16.7%,基施增产10.5%,均以喷施为好。

②施用量:锌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浓度也影响其效果。根据湖南等地试验,每亩以0.1、0.2、0.3、0.4公斤硫酸锌沾秧根,其增产率分别为12.8%、16.6%、11.9%、3.5%,以亩施0.2公斤为最好。用硫酸锌溶液喷施时,蔬菜和玉米分别以0.1%和0.2%的浓度为好,水稻以0.1—0.3%的浓度为好。锌肥基施用量则以每亩施硫酸锌1—2公斤最好(表36)。

表36 锌肥基施不同用量的效果(公斤/亩)

山东省平度县土肥站,1982

③喷施时期:水稻在苗期叶面喷施可增产10%以上,中、后期叶面喷施仅增产5%左右。玉米以苗期和拔节期叶面喷施效果较好,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叶面喷施增产效果不明显(表37)。

表37 玉米不同时期喷施锌肥效果

山东省平度县土肥站,1982

注:5个试验点的平均

④锌与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根据湖北农科院土肥所试验,锌氮配施平均可提高氮肥利用率3.0%,锌的吸收量提高2—3倍(表38)。

表38 15N65Zn配合对水稻氮、锌利用率的影响

湖北省农科院土肥所

在既缺磷又缺锌的土壤上,磷锌配施连应效果显着,例如水稻单施磷肥增产9.1%,单施锌肥增产8.4%,而磷锌配施增产24.1%,比磷、锌单独施用增产总和高出6.6%。研究还表明,土壤P/Zn<5时,施锌减产,P/Zn>10时,施锌效果随P/Zn比值增加而提高,P/Zn≥55时施锌效果最佳。

钾锌配施,早稻增产7.2%,中稻增产不稳定。

⑤锌肥施用周期:锌肥具有后效,不必每茬作物都施,一般为每两年施用一次。

5.常用锌肥品种和施用方法 目前国内生产较多的锌肥品种有硫酸锌、氧化锌、氯化锌等(它们的成分和性质见表39),其中以硫酸锌施用最为广泛。锌肥施用方法有基施、追施、叶面喷施、浸种、拌种等。基施省工,但用量大成本高,叶面喷施用量少,但费工,而浸种和拌种对施用技术要求高,必须按要求严格操作。现将上述几种施用方法举例说明如下:

基施 旱地一般每亩用硫酸锌1—2公斤,拌干细土10—15公斤,经充分混合后撒于地表,然后耕翻入土,也可条施或穴施。用于水田时可作耙面肥,每亩用硫酸锌1公斤,拌入细土或渣肥中,然后均匀地撒在田面,也可与尿素掺和一起,随掺随用。作秧床肥时,每亩用硫酸锌3公斤,于秧田播种前3天撒于床面。

追肥 水稻一般在分蘖前期(移栽后10—30天内),每亩用硫酸锌1—1.5公斤,拌干细土后均匀撒于田面。也可作秧田“送嫁肥”,在拔秧前1—2天,每亩用硫酸锌1.5—2.0公斤施于床面,移栽带肥秧。玉米在苗期至拔节期每亩用硫酸锌1—2公斤,拌干细土10—15公斤,条施或穴施。

叶面喷施 各类作物、果树、蔬菜均可采用。小麦以拔节、孕穗期各喷一次为好,用0.2—0.4%硫酸锌溶液,每次每亩喷量为50公斤;水稻以苗期喷施为好,秧田2—3片叶时喷施,本田分蘖期喷施,用0.1—0.3%硫酸锌溶液,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玉米用0.2%硫酸锌溶液在苗期至拔节期连续喷施两次,每次间隔7天,每次每亩用量为50—75公斤,喷施浓度不宜过高,超过0.4%时有害。果树叶面喷施硫酸锌溶液,在早春萌芽前用3—4%的浓度,萌芽后喷施浓度宜降至1—1.5%。还可用2—3%的硫酸锌溶液涂刷一年生枝条,效果也不错。叶面喷施对矫正作物缺锌症特别有效,例如,对地瓜用0.1%硫酸锌溶液每亩喷施30—40公斤,连续两次(间隔3—5天),7—10天后叶片即可舒展,生长恢复正常。对缺锌引起的水稻“坐蔸”、玉米“花白苗”都可用叶面喷施硫酸锌溶液的方法加以矫正。

浸种 将硫酸锌配成0.02—0.1%的溶液,将种子倒入溶液中,溶液以淹没种子为度。不同作物浸种方法略有不同。水稻用0.1%硫酸锌溶液,先将稻种用清水浸泡1小时,再放入0.1%硫酸锌溶液中,早、中稻浸48小时,晚稻浸6—8小时。浸种浓度超过0.1%时,则易影响种子发芽。

拌种 每公斤种子用硫酸锌2—6克,以少量的水溶解,喷于种子上,边喷边搅拌,用水量以能拌匀种子为宜,种子阴干即可播种。水稻可在种子萌发时用1—1.5%的氧化锌拌种(按干种子计算为1%氧化锌,湿种子为1.5%氧化锌)。

表39 常用锌肥品种和性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