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霉科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手册》第762页(1609字)
该科属于藻状菌纲(Phycomycetes),卵菌目(Oomycetales or Oomycetes)。本科的成员大都生长在动、植物的尸体或其残屑上,但也有不少种类寄生在鱼体伤口和鱼卵上,引起鱼的肤霉病。能引起肤霉病的病原性真菌在我国常见的有水霉(Saprolegnia)和绵霉(Achlya)两属。
当鱼体被霉菌寄生时,初期鱼体无异常,当肉眼能观察病鱼体表异常时,菌丝已从伤口深入体内,蔓延到组织间隙,形成极度分支的内菌丝;同时向体外长出灰白棉毛状的外菌丝,故俗称“生毛”或“白毛病”“水霉病”等。由于霉菌分泌一种酵素,能分解鱼组织,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致使病鱼焦躁不安,运动失调,产生与其他物体摩擦现象,终因鱼体负担过重,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废绝而死亡。
病原菌特性与实验诊断方法如下。
(一)样品采集 病鱼体表的水霉,生长到一定时间后,常有一些原生动物如鞭毛虫、纤毛虫等繁生在一起。因而在采集样品时,必须先用无菌水冲洗体表,然后采集菌丝,放入无菌平皿内供分离培养用。
(二)涂片检查 在清洁载玻片上,摘蒸馏水一滴,用小镊子取菌丝少许,放在蒸馏水上,让其自然展开后,盖上玻片,低倍镜下观察菌丝形态。两属菌的外菌丝分支少、多核、无横隔(分支较多的内菌丝一般不易看到)。然后换高倍观察两属菌的特征性器官——动孢子囊的特点,作为两属的鉴别依据。
水霉属动孢子囊在外菌丝的梢端部分,略微膨大,呈棍棒状,有隔膜与其他部分隔开,内含许多核;也有的囊内已形成了许多微小的动孢子;还有的囊内动孢子已放出,但动孢子囊壁仍存在,并在其内又生出新的动孢子囊,这种现象称“叠穿”(Proliferation)。
绵霉属的动孢子囊和水霉属相似,亦在外菌丝梢端呈棍棒状。但在每个动孢囊顶端有个球形的空壁,像一朵空心的花球状物(这是因为绵霉属的动孢子囊的动孢子,成熟逸出时,成群地聚集在动孢子囊口而不离开,休眠一个时期逸出后,仍留有一个空壁所致)和水霉属不同。
绵霉属的新孢子囊的形成位置亦和水霉不同,它是在原孢子囊基部分生侧枝而成,即形成所谓的侧生孢子囊。
(三)分离培养 肤霉病的症状十分典型,直接取病鱼体表的菌丝涂片镜检不难确诊此病是哪属霉菌感染,因而一般不需再作分离培养。但两属菌的有性繁殖过程,鱼体上的样品往往不易观察到。因为这一繁殖方式,是在无性繁殖衰退之后,即在营养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才大量出现。如需观察两属菌的有性繁殖过程,需进行实验室分离培养。常用的培养基介绍如下。
1.大麻子仁 将大麻子仁煮沸消毒后,选吸水饱满的2~3粒,放入盛有无菌水的培养皿中,并使每粒大麻子仁互相间隔有一定距离,以利菌丝充分生长。也可用大麦、小麦或糯米代替大麻子仁。
2.鸡蛋黄 将鸡蛋煮沸后,取出蛋黄,放入消毒平皿中备用。
尚有各种昆虫卵或青蛙卵,经消毒处理后,均可作为水生真菌的培养基。
选上述任何培养基的一种,接种病料,置15~20℃培养2~3天后,采用上述方法,每日取菌丝涂片镜检,便可观察到两属菌的另一种无性繁殖方式所产生的念珠状的厚垣孢子以及有性繁殖器官的藏卵器和雄器。两属菌的上述器官在形态结构上基本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