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母贝的养成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海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286页(1668字)
珠母贝的养成是从贝苗开始,养到可供插核使用的大贝为止。这一阶段对于插核贝的成活、生长以及日后产出珍珠的数量和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
(一)养成场地的选择 养成场应选在风浪小、饵料丰富的海湾中部或湾口处,潮流畅通,水深在2米以上,海水盐度通常在19以上,雨季也不低于17,冬季水温12℃以上,夏季30℃以下最为理想,浮泥及敌害生物较少,无水质污染的海区。
(二)养殖设施与器材 目前主要是筏式垂下式,包括竹筏和延绳筏,可根据场地底质、风浪大小、水深等情况灵活应用。
1.竹筏 一般用茅竹,用铁丝扎成坚固的竹架,常用的约8米×6米。竹架下加设6个涂有防锈剂的油桶作浮筒,单个和数个竹架连成一排,与流向平行,四角以4条锚缆固定。贝笼悬挂在竹架下,清贝及其他管理工作都可以在竹架上进行。
2.延绳筏 延绳筏的绠绳长度依海区条件而定,一般为50~60米,每隔约1.5米结上一个直径为25~30厘米的浮子,绠绳之间以2.5~3米距离平行排列,若干条绠绳连成一小区,橛缆长度应为水深的2.5倍,以适应涨落潮差或强风时位移的需要。贝笼垂挂在浮绠上。
3.养殖器材 从贝苗养到可供插核的母贝这一过程,前后使用五、六种规格不同的贝笼。贝笼是用镀锌铁丝或塑料圈作笼架,外罩聚乙烯网片,网片的网目要根据珠母贝的大小及时调整。目前常用的养贝笼主要有:拱形笼、锥形笼、双圈笼、分层式立笼,其中以锥形笼和分层式立笼使用方便。
(三)养成方法及管理
1.养成方法 珠母贝的养殖主要采用笼养。此外,中贝和大贝也可采用开放式的穿耳吊养法。穿耳吊养的做法是在贝的左壳前耳基部钻一小孔,用胶丝穿过,逐个打结后绑在养成绳上,然后进行吊养。
2.养成期间的管理
(1)调整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不宜过大,以免因阻碍水流而沉积淤泥和排泄物引起场地老化。在贝苗养殖和中贝、大贝的养殖过程中,要根据贝的生长情况,及时稀疏,降低笼养密度,并换以大网目的养贝笼。
(2)调整养殖水层 为了使珠母贝在养成期间成活率高、生长快,要合理调整养殖水层。养殖水层关系到水温是否适宜,水流的畅通,饵料的丰歉,敌害生物的侵袭等问题。水温随季节而变化,因此,调整养殖水层,使珠母贝常年都能生活在适温水层中,以促进其生长。
珠母贝生长的适温范围为15~28℃。一年之中,春季水温回升后,浅吊于1~2米水层中;夏季水温较高,宜深吊于2.5米以下水层中;秋季到初冬季温度适中,可浅吊于2米左右水层;晚冬水温剧降时,应深吊于3.5米左右水层。为了使各养殖笼都能得到充分的水交换,吊养时可稍有参差,不应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3)清除附着生物 要及时清除各种附着生物,具体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各养殖海区附着生物的特点进行安排,一般每年2~4次。清贝时,动作要轻快,分离珠母贝时切勿强力扯断其足丝,使足丝腺受伤,宜用刀子割断和刮除贝壳上的附着物。操作时要尽量缩短珠母贝的离水时间及避免曝晒。冬季须选择风和日暖的日子进行。清贝后换入新笼吊养,旧笼带回岸上整理后修补待用。清贝时海上的养殖设施,如浮子、筏架等同样进行清理,浮桶换出后拿回陆上清理并维修涂漆。清贝后的附着生物应集中带回陆地处理,以免污染养殖海区。
(4)防灾 应注意做好防寒、防台风袭击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