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香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332页(1592字)
【药物出处】:《本草蒙筌》
【概述】本品又名马兜铃根、土青木香、白木香根。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eib.etZucc.的根。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江西、河南、广东、广西等地。秋、冬季节茎叶枯萎时挖取根部,除去须根、泥土,晒干。
【药性】味辛、苦,性寒,小毒。归肺、胃、肝经。
【功效】行气止痛,解毒消肿。
【应用】
1.用于肝胃气滞所致的胸胁刺痛,脘腹胀痛,疝气痛,常与香附、川楝子、延胡索等同用。若治疝气疼痛,可配乌药、小茴香、橘核等同用。
2.用于湿热下痢,积滞腹痛,常与槟榔、黄连等配用。若夏令饮食不洁,内伤暑湿而致的泻痢腹痛,可配藿香、佩兰、黄连等同用。
3.用于热毒痈肿,蛇虫咬伤,皮肤湿疮,可研末调水敷,或鲜品捣敷。治蛇虫咬伤,也可与白芷同煎服,有解毒作用,或与雄黄调敷;近用治慢性骨髓炎、慢性脓肿、瘘管等有一定疗效。
此外,本品还有降压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单味煎服或配入复方中应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 g;研末,1.5~2.0 g,每日2~3次。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磨汁涂。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服。不宜过量或久服,以免引起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口苦、口干等。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根含马兜铃酸A、B、C,7 羟基马兜铃酸A,7甲氧基马兜铃酸A,马兜铃酸C-6-甲醚,马兜铃酸A甲酯,马兜铃酸D-6-甲醚,马兜铃内酰胺的N-六碳糖苷,青木香酸和尿囊素等。地下部分(即块根)含9个马兜铃烷型倍半萜成分及3-氧代马兜铃烷、粉防己碱、轮环藤酚碱。同属植物北马兜铃根含尿囊素,马兜铃酸A、E,木兰花碱,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此外,还含有4,5 二氧化去氢巴婆碱和观音莲明碱。
2.药理作用 青木香有镇痛消炎作用,其作用强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煎剂或提取液对离体兔肠有程度抑制作用,大剂量对在体的肠或肠瘘亦有轻度抑制作用;青木香有效成分木兰花碱静脉注射或口服对麻醉狗、不麻醉大白鼠和肾性高血压犬均有明显降压作用,对舒张压的作用尤为明显;青木香总生物碱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青木香挥发油对猪蛔虫有杀灭作用;青木香煎剂、流浸膏和盐酸浸出液对小鼠还有镇静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用青木香颗粒治疗30例,4周为1个疗程,结果有效率为86.7% ,Hp清除率为73.3% ,Hp根除率为 86.4%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6):352]② 浅Ⅱ度烫伤:用青木香100g,磨成细末,临用时加入凡士林100g或香油200ml调拌均匀。清创后用消毒棉签蘸取青木香糊轻轻涂敷在创面上。第2天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再涂敷上青木香糊,每日1次,照法换药。共治疗47例,结果30例涂药1天创面即形成一层淡黄色软薄膜,逐渐液化,6~8天脱落,创面平均愈合时间9天,均未遗留瘢痕,达到Ⅰ期愈合。[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2,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