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296页(2414字)

狂犬病(rabies)为狂犬病病毒(RNA病毒)所引起,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多见于、狼、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受染。临床表现为高度兴奋,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而危及生命。

【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为病犬和带毒犬,其次为猫和狼,家畜和野兽也可引起本病。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动物咬伤。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正常黏膜使人受染。此外,病毒亦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进入体内。

3.易感性 人类普遍易感,发病与否与咬伤部位。伤后处理,创伤程度等有关,部位越近头面部,损伤越多越深广发病率越高。

4.流行特征 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但冬季病例较少。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长短不一,一般为30~60d,儿童头面部咬伤创口深广者潜伏期较短。

2.症状和体征按临床经过可分3期:

(1)前驱期:大多数有发热、头痛、乏力、纳差、恶心、咽痛、伤口部位感觉异常。继之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刺激敏感,肌张力高,流涎,本期持续2~4d。

(2)兴奋期:烦躁、恐惧不安、恐水、怕风、肌痉挛、呼吸困难。后期见到或听到水声、风、光、声触动等也可引起咽肌痉挛,严重时可有全身疼痛性抽搐,因呼吸肌痉挛而致呼吸困难,缺氧,大汗,发热,血压增高,部分出现精神失常,本期1~3d,发作中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3)瘫痪期:痉挛减少或停止,出现弛缓性瘫痪,以肢体软瘫多见,眼肌、颜面肌、咀嚼肌亦可受累,呼吸不整,眼球运动失调,口不能合,神志不清,最终因呼吸肌麻痹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持续6~18h。

本病总病程3~5d,一般不超过6d,超过10d者极少见,少见的"麻痹型"可无兴奋期,呈上行性脊髓麻痹或横断性脊髓炎。

【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及脑脊液 白细胞总数轻至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达80%以上,脑脊液压力正常或稍高,细胞数及蛋白量均稍增多。

2.病毒分离 病人唾液,脑脊液或死后脑组织,肌肉等脏器可分离到病毒,但阳性率不高。

3.免疫学试验①血清学检查:通过补体结合试验及免疫荧光试验检查抗体。②抗原检测:应用荧光抗体或免疫过氧化物酶反应检查脑组织涂片中的病毒抗原,可于数小时内得结果,阳性率及特异性都很高。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类狂犬病性癔病,狂犬病疫苗接种后脑炎相鉴别。

【诊断】

1.临床诊断 有犬、猫或其他宿主动物舔、咬史,具有下列临床表现者:①愈合的咬伤伤口感觉异常。出现兴奋、烦躁、恐怖,对外界刺激(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②"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率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脑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齐)。

2.实验确诊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①发病第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角膜印片,皮肤切片,用荧光免疫抗体染色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③存活1周以上者做血清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效价上升者;若曾接种过疫苗,中和抗体效价需超过1∶5000。③死后脑组织标本分离病毒阳性或印片荧光抗体染色阳性,或脑组织内检查到内基小体。

【治疗】

1.伤口处理 被咬伤后立即用20%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至少20min,再用0.1%新洁尔灭或75%酒精或2%碘酒涂擦,咬伤后1h肥皂水清洗有效,12h内新洁而灭冲洗有效,伤口不缝合也不宜包扎,如有高效免疫血清,皮试阴性后可在咬伤处浸润注射(40 U/kg)。需及早注射狂犬病疫苗,用法是2岁以内每次0.5ml,2~5岁每次1ml,5岁以上每次2ml,每日2次,在腹部或肩胛间皮下注射,将上述注射部位分成数区交替进行注射。7~10d为1个疗程。以后在10,20,90d时,各注射1次。

2.一般护理 单间隔离病人,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专人护理,医护人员最好经过免疫接种,戴口罩和手套,穿隔离衣以防受染。

3.加强监护 病人常于出现症状后3~10d内死亡,原因主要为肺气体交换障碍,继发感染,呼吸停止,心肌损害及循环障碍,因此必须对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加强监护。

4.积极对症处理 补充水、电解质及热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对烦躁,痉挛的病人给予镇静剂,有脑水肿时给予脱水剂;防止呼吸肌痉挛导致窒息,必要时气管切开,并用肌肉松弛剂,间歇正压给氧;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心律失常者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强心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