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399页(3453字)

【释义】: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结构及功能改变的全身疾病。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一般连续非同日3次增高,达到标准即可诊断之。高血压种类繁多,其中90%~95%为原发性高血压,约5%~10%的高血压是由于其他疾患引起的,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1)一般症状 多数起病缓慢、渐进。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颈部板紧感、疲乏,也可出现肢体麻木、视力模糊等,多数呈轻度持续性,但劳累、紧张后加重。少数患者可多年无症状,仅在普查或偶测血压时被发现。当心脏受累会发生胸闷、心悸;当肾功能开始减退时,可引起多尿和夜尿。

2)血压增高 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诊断成人高血压标准为收缩压≥18.62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11.97kPa(90mmHg)。

3)恶性高血压(急进性高血压) 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常维持在17.29kPa(130mmHg)以上,并有眼底出血、渗出或视乳头水肿。

4)在高血压发展过程中,可发现下列并发症,如:

a.高血压危象 血压在数天内显着升高并伴有心脏和(或)其他器官损害征象。

b.高血压脑病 以脑部症状与体征为特点,呈弥漫性严重头痛伴呕吐、意识改变、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甚至昏迷,眼底可见视网膜小动脉重度痉挛、视乳头出血水肿。

c.脑血管病 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隙出血(参阅有关疾病章节)。

d.急性左心衰竭 包括急性肺水肿。

e.慢性肾功能不全 厌食、恶心、呕吐、倦怠。

(2)体征

1)血压测量 测压需注意操作细节以保持准确性。血压测量以坐位、右上臂为准,必要时可测量立、卧位及上、下肢以作比较。为了更可靠反映血压波动等情况,可做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简称ABPM)。

2)心脏 观察心脏搏动强弱以及有无心浊音界的扩大,听诊要注意心律、心率、心音、杂音等变化。

3)周围血管 触诊并比较颈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并听诊颈、胸背、腹部等处是否有血管杂音。

4)甲状腺 检查形状大小、质地、肿块等。

5)其他 观察体态、面容、水肿以及情感等情况,检查腹部肿块及肌力、肌张力等。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常规项目 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眼底以及血细胞计数、肌酐、尿素氮、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和尿电解质、尿常规等。

2)特殊项目 根据诊治需要可进一步作PRA、ATⅡ,胰岛素释放;甲状腺功能;血、尿醛固酮;尿儿茶酚胺;IVP、放射性核素肾图、肾血流;肾脏、肾上腺B超、CT;头颅CT、MRI;血管、经颅多普勒超声;动脉造影等。

3.鉴别诊断 可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鉴别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继发性高血压有:

(1)肾脏疾病所致 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多囊肾等。

(2)肾血管病变所致 各种原因所致肾动脉狭窄、硬化、栓塞。

(3)心血管疾病所致 主动脉狭窄、夹层动脉瘤等。

(4)内分泌疾病所致 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 任何原因引起颅内压升高。

(6)药物所致 大剂量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治疗】:

在药物治疗同时,要纠正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膳食结构,增加体力活动。

1.治疗目标与要求 长期有效控制24h血压,逆转靶器官损害和预防并发症发生,减少或不增加心血管危险因子,并能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2.常用降压药物

(1)利尿剂 吲达帕胺1.25~5mg/d,每日1次。氢氯噻嗪12.5~25mg/d,每日1次。呋塞米(速尿)20~120mg/d,分2~3次。氨苯蝶啶25~ 100mg/d,每日1次等。

(2)β阻滞剂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25~100mg/d,分2次。阿替洛尔25~100mg/d,分1~2次等。

(3)钙拮抗剂 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d,每日1次(硝苯地平30mg/d,每日1次)。氨氯地平2.5~10mg/d,每日1次。非洛地平5~10mg/d,每日1次。缓释维拉帕米(异博定)120~480mg/d,分1~2次。尼莫地平60~120mg/d,分3次。硫氮酮90~180mg/d,分3次(缓释胶90~180mg/d,每日1次)等。

(4)转换酶抑制剂 卡托普利25~100mg/d,分2~3次。依那普利10~20mg/d,分1~2次。苯那普利5~20mg/d,分1~2次。培哚普利2~4mg/d,每日1次。西拉普利2.5~5mg/d,每日1次。福辛普利10mg/d,每日1次。赖诺普利5~20mg/d,每日1次等。

中枢α兴奋剂 可乐定0.075~0.225mg/次,分3次。

(5)α-受体阻滞剂 特拉唑嗪1~2mg/d,每日1次。

(6)α、β-受体阻滞剂 柳胺苄心定100~200mg/d,分2~3次。

(7)ATⅡ受体拮抗剂 氯沙坦50~100mg/d,每日1次。

(8)复方制剂 珍菊降压片3~6片/d,分3次。复方罗布麻3~6片/d,分3次。复方卡托普利3~6片/d,分3次。

3.治疗药物选择

(1)个体化治疗 即按高血压类型、有无并发症及并发症来选择药物。部分患者服一种药即能控制血压,有些需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药物,以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2)伴并发症的高血压治疗 见表4-7。

表4-7 伴并发症的高血压治疗

注 ACEI=转换酶抑制剂;CA=钙拮抗剂

(3)高血压急症治疗 表4-8。

表4-8 高血压急症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