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630页(1305字)
【适应证】
(1)胸腔积液时检验胸水性质,明确诊断。
(2)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特别是张力性气胸)时,胸穿抽液抽气,缓解压迫症状。
(3)化脓性胸腔积液时抽脓,清洗及注入药物治疗。
【操作方法】
(1)年长儿取坐位,使其反骑坐在靠背椅上,交叉两臂于椅背上缘,俯头枕在前臂上取得较舒适位置。年幼儿由助手抱坐在椅子上,胸部对胸部,使患儿稍向前弯,背部暴露并使之突出。重患儿可卧床,床头抬高,作侧胸穿刺。
(2)术者立于患侧。穿刺点应选择叩诊实音最明显又偏低的部位。一般常选肩胛线第7~8肋间隙,腋中线第6~7肋间隙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气胸穿刺点为锁骨中线外侧第2~3肋间隙。包裹性积液需在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穿刺点可蘸龙胆紫作标记。
(3)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铺洞巾。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的肋骨上缘(此处无血管神经走行)自皮肤至肋间肌、内脏胸膜局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示指和中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针尾接有一橡皮管并被血管钳夹紧(或接三路活塞)的穿刺针,在穿刺点的肋骨上缘垂直刺入胸腔,一般约刺入2~3cm可觉针尖阻力感消失,即示已达胸腔,将橡皮管尾端再接一50ml空针筒,由助手放开血管钳,固定穿刺针,抽吸胸腔内积液(或积气),当抽满液体(或气体)时应先用血管钳夹紧橡皮管,再取下针筒(以免空气进入胸腔),把针筒内液体注入弯盘或准备送验的消毒容器内。如此可反复抽吸记量。用三路活塞的穿刺针,可不必用血管钳。
(5)抽液(气)完毕,用无菌纱布紧压针眼部位,迅速拔针,以黏膏固定。
(6)大量积液或积气(脓胸或脓气胸),可安装封闭式引流持续引流和排气。
【注意事项】
(1)抽液速度不可过快,每次抽液总量婴幼儿不超过150~200ml,年长儿不超过500ml,防止纵隔过度移位,发生休克。
(2)抽液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穿刺针不要移动,应由助手用血管钳紧贴胸壁夹住固定,避免损伤肺组织,并且随时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如有剧烈咳嗽、咯泡沫痰、胸痛、呼吸困难、面色改变或突然为血性液体时,应中止抽液,对症处理。
(3)脓胸患儿抽液不畅,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最后注入药物。
(4)重复胸穿抽液时要有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观察液量多少,确定穿刺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