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 延胡索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对药的化学、药理与临床》第399页(5562字)

【中医理论】

川楝子、延胡索各6g,为细末,每服9g,酒调下。又称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袖珍方》卷二载有。《杂病泽流》卷十一亦称金铃散。见有行气疏肝,活血止痛的作用,用于热厥心痛;肝气郁热之胃脘、胸胁痛,疝气疼痛,妇人经行腹痛。方中金铃子苦寒,行气疏肝,清泄肝火,为君药。延胡索苦辛温,行气活血,为臣使药。两药相配,既可泄气分之热,又能行血分之滞,使肝火清,气血畅,诸痛自止,为气郁血滞而致诸痛的常用基本方剂。如时珍日:“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方虽小制,配合存神,却有应手取愈之功”。

两药等分,每服1.5g或3g,以捻头汤调下,或汤中滴油数点服,儿科用于治疗小儿小便不通。因此《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称为捻头散,《峰普洛方》卷二十四亦称捏头散。《本事方释义》言:延胡索气味辛温,入足厥阴;川苦楝子气味甘寒,入手足厥阴。此苦辛泄降之方也。凡小儿小便不通,亦足厥阴为病,肝不疏泄,故必用疏肝之法”。用捻头汤调下,取其温中益气,润肠利便。

【药理研究】

1.镇痛作用[1]

金铃子散按古方比例组成(川楝子、延胡索等份),以二者各9g,加水100ml,温火煎煮30min至251111,过滤,滤液进行实验。

1.1 对小冰醋酸扭体反应的影响

取实验用昆明种小鼠,雄性,体重24.5±2.6g,随机分成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金铃子散组(给予0.21g生药/10g)共灌胃2次,于第2次灌胃后约1h,进行实验。

则金铃子散组扭体次数为6.3±1.2,抑制率为78.5%与对照组比较,扭体次数39.3±5.0,有显着差异(P<0.01)。

1.2 对热板致痛反应影响

金铃子散组小鼠10只,对照组12只,按上方法灌胃,并于第2次灌胃1h后实验,结果金铃子散组10只致痛时间34.5±2.8,延长率13.1%;对照组12只,致痛时间30.5±2.4,金铃子散组可延长小鼠的热板致痛时间,但无统计意义。

1.3 对甲醛足跖炎性疼痛反应的影响

按上方法操作灌胃后小鼠足跖内注射甲醛(0.5%,每足跖25μl),金铃子散组与对照组比较,金铃子散对小鼠甲醛足跖炎性疼痛的F和S相反应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1)。

【临床应用】

1.治疗胃炎,溃疡病

李氏应用中药金铃子散加洗必泰治疗幽门弯曲菌感染的慢性胃炎及溃疡病。临床资料:60例慢性胃炎40例,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1岁,平均39岁。病史最长15年,最短28d。溃疡病20例,胃溃疡1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61例,最小26岁。病史约在1年以上。60例中上腹痛51例,腹胀38例,反酸22例,暖气不适32例,食欲减退19例。选择20例有腹胀痛,反酸,嗳气,纳差的慢性胃炎患者做对照。所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确定病变部位,溃疡面积及炎症程度并详细记录。均于胃窦部近幽门2~3cm处取活检作出幽门弯曲菌(CP)检查及切片组织学检查。CP检查用CP快速诊断盒(尿素酶快速试验)或涂片革兰氏染色。治疗方法:川楝子粉0.5g、元胡粉0.5g、醋酸洗必泰0.2g,三药混合均匀装入胶囊为一次量,每日3次,饮前口服,4周为1疗程。服药期间不加任何解痉镇痛药或消炎药,疗程结束作胃镜、病理及CP复查。对照组服复方胃友2片,每日3次,5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经纤维胃镜检查,20例溃疡面全部愈合。慢性胃炎40例,炎症消失28例,明显减轻12例。CP检查转阴58例,转阴率96.7%。51例上腹部痛症状消失。腹胀38例,32例消失,6例好转。反酸22例,17例消失,5例明显好转。嗳气不适23例均消失。60例食欲均增加。对照组20例慢性胃炎症状好转15例,减轻5例,无效4例。CP试验转阴7例,占35%。经统计学处理P<0.05。

另有唐氏报道用金铃子散加痢特灵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

以金铃子散与芍药甘草汤合方加味成脘腹蠲痛汤(延胡索、川楝子、生甘草、白芍、海螵蛸、制香附各9g,蒲公英15g,沉香曲12g,乌药6g,白及15g)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6例。随症加减:气虚加党参、黄芪;胃寒加良姜、肉桂;胃阴虚加沙参、麦冬;合并出血加阿胶、紫珠、三七。结果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肠钡透龛影消失或胃镜检查示溃疡已达瘢痕期)29例;好转(临床症状好转或胃肠钡透或胃镜检查溃疡缩小)12例;无效(临床症状以及胃肠钡透、镜检无明显变化)5例。总有效率89%。

另有用本方合失笑散,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用本方加味治疗胃溃疡均获良效。

桂氏[4]针对胃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特点,运用金铃子散加味治疗慢性胃炎50例,经过4周疗效观察。50例中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舌、苔正常,胃镜检查胃粘膜恢复正常)15例;好转(症状明显好转,舌、苔基本正常,镜检胃粘膜较治疗前好转)29例。无效(症状无改善,胃粘膜无改善)6例;总有效率88%。

2.治疗肝曲综合征

结肠肝曲积气综合征(简称肝曲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中年女性尤为多见。刘氏等采用加味金铃子散治疗肝曲综合征53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50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50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

全部病例经临床及有关辅助检查,除外慢性肝炎,慢性肝囊炎,慢性胃炎,胰腺炎和上消化道溃疡等器质性疾病。腹部透视可见结肝曲积气。中医辨证治疗。加味金铃子散由金铃子、延胡索、黄芩、陈皮组成。肝气郁结型可加香附、乌药、枳壳;气滞血瘀型可加当归、川芎、制大黄;气郁化火型可加丹皮、栀子、生大黄,每日1剂煎汤分两次服,15d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疗效标准为:近期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停药2个月后无发作。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症状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善。观察治疗的53例患者,近期治愈28例,占52.8%;显效16例,占30.2%;有效8例,占15.1%;无效1例,占1.9%,总有效率为98.1%。

表9-41-1 各型疗效如下

以上结果表明:肝气郁结型近期治愈率高于气滞血瘀型和气郁型。

3.治疗胆囊疾病

李氏报道用在柴胡汤加金铃子散治疗胆囊运动障碍,获得满意效果。冯素莲以本方合活络效灵丹加减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4.治疗血栓性外痔[2]

血栓性外痔主要症状是肛周疼痛及自觉异物感,病机属于中医局部气滞血瘀。川楝子、延胡索二药合用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之功。冯氏[5]利用上述金铃子散加味坐浴薰洗治疗血栓性外痔50例,经过10d,每日2次,坐浴薰洗,治愈(肿块完全消失,疼痛消失)30例,显效(肿块明显缩小,疼痛缓解)17例;有效(肿块缩小疼痛缓解)3例。总有效率100%。

5.驱死蛔和治疗胆道蛔虫症

以疏肝利胆止痛,行气通腑泻热为胡文保循中医“六腑以通为用”,用大柴胡合金铃子散驱死蛔,获得成功,所治20例胆道蛔虫症患儿,经驱虫,对症处理后腹痛缓解或消失,但B超复查示胆道有驱蛔虫或蛔残骸,伴有不同程度胆管扩张、胆囊炎。服药后患儿均在几天内获愈(B超复查胆道蛔虫尸骸全部消失)。

处方药物组成:柴胡、黄芩、枳实、制半夏、白芍、金铃子、延胡索各6g,大黄4g,生姜3片,大枣5枚。每日1剂,3d为1疗程。

李氏用本方加槟榔、乌梅、川连、苏叶及四逆散等为基本方,随证出入,治疗胆道蛔虫症40例,全部治愈。最短1d,最长10d,1~3剂治愈15例,4~6剂治愈19例,7~10剂治愈6例,平均服药4.2剂,24例有蛔虫排出。

王氏用川楝子、延胡索各10g,蒲公英30g鹤9g,雷丸、匪子肉各12g,使君子15g,贯众9~15g,槟榔末(另分2次吞服15~18g),水煎服,每日2次,治疗本病。若疼痛甚者,可酌加木香、青皮、炙乳没等行气活血止痛之品。

6.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李氏运用血府逐瘀汤合金铃子散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74例,并与63例服消炎镇痛药物的对照组对比,所有患者就诊前已患带状疱疹,且经中西医治疗,皮疹消退后遗留不同程度神经痛。按其就诊前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4例,男94例,女80例:年龄34~78岁,其中<50岁54例,≥≥50岁124例;病程最短25d,最长4个月。疼痛部位:肋间神经痛60例,上肢神经痛32例,下肢神经痛30例,三叉神经第1支痛21例,腹部神经痛20例,颈部神经痛8例。对照组63例,男36例,女27例:年龄40~60岁;病程最短20d,最长3个月。疼痛部位:肋间神经痛28例,上肢痛14例,下肢神经痛16例,三叉神经第1支痛24例,腹部神经痛20例,颈部神经痛8例。对照组63例,男36例,女27例;年龄40~60岁;病程最短20d,最长3个月。疼痛部位:肋间神经痛28例,上肢神经痛14例,下肢神经痛16例,三叉神经眼支痛5例。治疗组:以血府逐瘀汤合金铃子散为基本方加味治疗。药物组成:桃仁12g,红花9g,当归15g,生地黄9g,川芎5g,赤芍6g,桔梗5g,川楝子10g,延胡索15g,柴胡12g,枳壳6g,甘草5g。疼痛在头部加川芎10g,腰部以下加膝9g。伴有气虚加黄芪15g,伴失眠加柏子仁、远志各10g。每日1剂,水煎温服。10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治疗期间不用其他任何治疗。对照组:口服消炎痛25mg,每日3次;维生素B120mg,每日3次;肌注维生素B12500mg,每日1次。两组均在20d后评定疗效。疗效标准:痊愈为疼痛消失且1个月内无复发;显效为剧痛消失,但仍有隐痛不适;无效为阵发性剧痛存在或消失后7d内复发。治疗效果:治疗组痊愈124例,显效40例,无效10例,痊愈率71%,总有效率94%。对照组痊愈40例,显效24例,无效20例,痊愈率48%,总有效率76%。两组病例痊愈率经卡方检验,P<0.01,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痊愈的124例中,用药后6d疼痛消失20例,12d疼痛消失44例,15d疼痛消失40例,15d以后疼痛消失20例。对照组见效天数最短9d,最长15d。治疗组治疗期间除部分患者有恶心症状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7.治疗痄腮并发睾丸炎

冯氏用柴胡汤合金铃子散治疗痄腮并发睾丸炎,方药组成;柴胡、法半夏、黄芩、连翘、川楝子、延胡索各8g,甘草3g。李某,男,6岁。患儿半年前两侧腮腺部位肿胀疼痛,至今发热不减,体温持续在39℃左右,腮腺部位腮胀未消,小腹及睾丸胀痛拒按,夜晚为甚,经用多种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无效。检血常规,除白细胞稍高外,余无异常。伴有神疲食少,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按邪留少阳经辨治,投小柴胡汤合金铃子散加减。上方服2剂,发热减轻,肿痛渐消,续服2剂,诸症悉平。

8.其他

加有杨氏用本方加味治愈拉姆赛一享特(Ramsay-Hunt)综合征1例,对各类疼痛性疾病如胸痛(心绞痛)、胃脘痛、肋痛、痛经、头痛用本方加减,辨证应用收到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冯前进,王世民,冯玛莉,等.理气止痛与活血止痛治则镇痛作用的药理学研究(Ⅰ)—失笑散与金铃子散镇痛作用的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3):12

2 冯瑛.金铃子散坐浴薰洗治疗血栓性外痔50例.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20(6):2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