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矾 雄黄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对药的化学、药理与临床》第1009页(1532字)

【中医理论】

白矾、雄黄研末为散,又名二味拔毒散,首载《医宗金鉴》。用于红斑水疮,湿疹,湿疮等症。雄黄解毒杀虫,《本草纲目》日:“雄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明矾有解毒收湿之功。二药相合为用,可防腐生肌,润肤止痛。

【临床应用】

1.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本药对加减对流行性腮腺炎有良效。

罗氏〔1〕报道本药加减对流行性腮腺炎有良效。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标准依据《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起病有发热,以耳垂为中心漫肿,边缘不清,皮色不红,压之有痛感及弹性感,通常先见一侧,继见于另一侧。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臼齿旁颊粘膜上)可见红肿。病前多有接触史。160例均来源于门诊,病程3d,并经临床排除其他疾患。年龄最小5岁,最大21岁,多数为7~9岁,有腮腺炎接触史者84例,占52%。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就诊时87例发热,两组发热程度为37~38.7℃,多数为38℃,对照组29例。治疗组腮腺单侧、双侧肿者分别为63例、37例。其中18例合并有颌下腺肿,1例合并有舌下腺结石;对照组腮腺单测、双侧肿分别为39例、21例。X线胸部检查:治疗组21例、对照组25例中各有7例显示为肺纹理增粗,而临床无明显呼吸道症状。

治疗组用中药外治:雄黄45%,白矾45%,冰片10%,上药共为细末,密封备用。每次取3~5g,酌加75%酒精,用棉签调成稀糊状,涂于患者肿大腮腺区皮肤上,每日3次即可。对照组内服板蓝根冲剂治疗(成分为板蓝根、紫花地丁、蒲公英)每袋10g,每日3次。同时加服西药退热剂、维生素C等。疗效标准:痊愈:体温正常,腮腺肿胀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好转:腮腺肿胀减轻,变证得到控制。无效:腮肿未见改善,或有变证者。依据上述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100例中有99例第2天腮腺明显消肿,体温降至正常,第3d症状完全消失;无效1例(合并舌下腺结石),总有效率99%。对照组60例则需5~12d痊愈。以治愈天数作统计处理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1〕

2.治疗带状疱疹

有报道用此二药配伍后加减治疗98例带状疱疹获良效。9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57例,女41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3d,最长15d;疱疹发于颜面部12例,胸胁部46例,腰腹部33例,下肢部7例。全部病例在水疱出现前均有患部触而刺痛,疮疹透出后疼痛加剧。治疗用雄黄100g,明矾90g,生甘草、滑石各80g,黄丹30g。将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根据患部面积的大小,以适量的药粉与香油调成糊状,涂于患部,用油纱布盖上,包扎,每日换药一次。结果:痊愈(体征、自觉症状全部消失)96例,占97.9%;显效(水疱结痂,但疼痛尚未全消)2例,占2.1%;总有效率为100%。疗程最短4d,最长12d。治愈后均无后遗神经痛[2]

【参考文献】:

1 罗尊宇,刘莉.中药外治流行性腮腺炎100例.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7;18(4):13

2 何毅.五味解毒散外敷治疗带状疱疹98例.中医外治杂志,1997;(4):2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