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图4)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28页(1768字)

图4 羌活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t H.T.Chang及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的干燥根茎及根。原植物系多年生草本,均为野生。商品按产地不同,分为川羌(产于四川)与西羌(产于青海、甘肃),传统以川羌品质为佳。均行销全国,并有出口。按性状不同,分为蚕羌、竹节羌、条羌、大头羌。蚕羌、竹节羌、条羌植物来源为羌活,大头羌植物来源为宽叶羌活。川羌多为蚕羌与条羌;西羌多为蚕羌、竹节羌,少数为大头羌。大头羌并非全国均用,仅局部地区使用。历代本草文献最初独活、羌活不分,后来分离为两种药材,分别入药。

【性状鉴别】

1.蚕羌 为羌活根茎的节间极短的部分,形似蚕,呈圆柱形。长3~14cm,直径0.5~2.8cm。顶端残留茎痕,少数分枝,表面棕褐色至暗棕色,具密集而隆起的环节,节上有多数瘤状突起的芽痕或根痕,外皮脱落处显棕黄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具放射状纹理,有裂隙,皮部棕黄色至暗棕色,木部黄白色,髓部棕黄色。有特异香,味苦而辛。

2.竹节羌 为根茎下部节间较稀而长的部位,形似竹节状。长8~13~24cm,直径0.8~2cm。节间长短不一,一般2~5~11cm。表面具纵皱或纵沟,有的扭曲。其他同蚕羌。

3.条羌 为羌活的根或带少量的短根茎,多呈长条状,类圆柱形或圆锥形,长10~16~22cm,直径0.5~1.7cm。表面棕褐色有纵皱或纵沟,有稀疏的疣状或横向突起,栓皮脱落处呈黄白色或棕红色,质轻脆易折,断面皮部棕红色,木部黄白色,其他同蚕羌。

4.大头羌 为宽叶羌活根茎及根。呈长圆锥形或圆柱形,有的稍弯曲或扭曲。长4~10~17cm,直径0.5~1~1.6cm。根茎部多呈团块状或纺缍状,顶端有茎基残痕,或数个疣状突起的叶柄残痕,根茎下有的有细横纹,根部有纵沟或纵皱。表面棕褐色,有疣状和横向突起散在,栓皮脱落处呈黄白色。质轻脆易折,断面不平整,有放射状纹及裂隙,皮部淡棕黄色,木部黄白色。香气特殊与羌活不同,味苦。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

(二)切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归经功效】

温、辛、苦,归膀胱、肾经。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应用】

1.风寒感冒,头、身痛 本品辛温、主散太阳经风邪及寒湿之邪,善治风寒湿邪袭表,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者,常与防风、川芎、苍术、细辛等配伍,如九味羌活汤;若寒湿偏重,头痛身重者,可与独活、川芎等配伍,如羌活胜湿汤。

2.风寒湿痹 本品能祛除风寒湿邪,通利关节而止痛,尤治腰以上风寒湿痹,以肩背疼痛者佳,常与当归、防风、姜黄配伍,如蠲痹汤。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3~10g,本品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者不宜服。血虚痹痛,阴虚头痛者慎用。

【备注】

《汤液本草》:“头痛、肢节痛,一身尽痛者,非此不能除。”本品含挥发油、有机酸及生物碱等。羌活有镇痛解热作用,对皮肤真菌、布氏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心律失常有抑制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