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蒙花(图117)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266页(1257字)
图117 密蒙花
本品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Buddleia officinalis Maxim的干燥带花蕾的花序。原植物系落叶灌木,野生于山坡、丘陵地、河边、林边、灌木丛中。另有一瑞香科植物结香的花蕾,外形与密蒙花不同,外销国外。主产湖北、四川、陕西、河南等地。
【性状鉴别】
花蕾多数密聚排列成圆锥花序,呈团块状。长3~5cm。表面灰绿色至棕黄色,密生锈色茸毛。单个花蕾呈短棒状,上粗下细。长0.3~1cm。花萼钟状,先端4齿裂;花冠筒状,与花萼等长或稍长,先端钝圆,稍膨大,4裂,裂片卵形。雄蕊4枚,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质脆易碎。气微香,味微甘辛。
以色灰绿、花蕾密聚、茸毛多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拣去杂质,去柄,筛去泥土。
(二)炮炙、蜜制
取炼蜜置锅内加适量水,加热至沸,倒入净密蒙花不断翻动拌匀,炒至黄色,不粘手,取出,晾干。每100kg密蒙花,用蜜40kg。
【性味归经功效】
微寒,甘。归肝经。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应用】
1.目赤疼痛,生翳,多眵等证 本品性寒质轻,长于清肝热明目退翳,为眼科专药。与谷精草、木贼配伍,可治疗目疾火热实证的目赤疼痛、生翳、多眵等疾病。
2.肝肾不足引起的目昏,视物不清 本品常与枸杞等配伍。密蒙花清肝明目,枸杞养肝肾而明目。二药合用可平肝清热,滋阴明目。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6~10g。
肝经风热目疾不宜用。
【备注】
《本草经疏》:“密蒙花为厥阴肝家正药,所主无非肝虚有热所致。益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肝血虚则为青盲肤翳,肝热甚则为赤肿眵泪,赤脉,及小儿痘疮余毒,疳气攻眼。此药甘以补血,寒以除热,肝血足而诸证无不愈矣。”
本品含刺槐素、刺槐苷等。所含刺槐素有维生素P样的作用,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并有一定的抗炎及解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