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图282)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622页(2598字)

图282 甘草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或光果甘草Glych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原植物系多年生草本,喜干旱气候,适宜生长在沙土或钙质土壤地带,野生及栽培均有。甘草在处方中应用最普遍,因其性缓和,能协调诸药或解毒,故有国老之称。过去商品分为皮草及粉草两大类,每类又按产地及大小不同,分为数十种等级,皮草去皮成粉草,浪费较大,对质量亦无补益,目前已无生产。现皮草按产地分为西草和东草两类,西草皮红、粉性大、质优;东草皮灰褐、粉性小、质次。另外,商品中有以苦豆子及刺果甘草的根混作甘草者,味极苦,故称苦甘草,不能与甘草混淆,应注意鉴别。

西草产于内蒙古西部、陕西、甘肃,新疆等地;东草产于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山西等地。

【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长30~120cm,直径0.6~3.5cm,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至灰褐色,具显着纵皱纹,沟纹及深黄色横向突出的皮孔,并有稀疏的细根痕,两端切齐,外皮松紧不等。质坚实而重,断面呈纤维性,黄白色,粉性,横切面有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和放射状纹理,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嗅无,具特殊甜味。

较好的甘草外皮细而紧有抽沟,质坚实而重。断面黄白色,粉性大,横切面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明显,中间细密多皱缩,下陷成小坑,乃粉性足之故。无臭,味很甜,嚼之纤维残渣很少。

一般甘草外皮粗而松,质不很坚。表面有顺纹,无抽沟。断面黄白色,粉性小,较空松。气味较淡薄,嚼之多纤维。较次的甘草外皮灰棕色,皮粗而抽皱。表面有顺纹或现网纹。质松、纤维性强,粉性小,断面深黄色,中间有圆心,外圈多裂隙。气味淡薄。

以身干、皮细而紧、色红棕色、质坚、体重、粉性大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粉甘草须去外皮。

(二)切制

除去杂质,润透,切厚片,干燥。

(三)炮炙

1.蜜制 先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甘草片拌匀,焖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不粘手,取出,放凉。每100kg甘草,用炼蜜25kg。

2.炒制 取甘草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为度,取出,放凉。

3.麸制 先将麦麸炒热,加入甘草,炒20~30分钟,至甘草断面呈黄色,筛去麦麸,再用水洗去麦麸,12小时后,切片即可。

现代研究认为,甘草只能润,不能泡,浸泡对药材的有效成分损失极大,并认为烘法可以代替传统的炒法。经过测定粗甘草末比饮片煎出成分多,有明显差别。

【性味归经功效】

平,甘。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应用】

1.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心悸等证 气虚脾弱、便溏,常与人参、白术、茯苓配伍,如四君子汤。心悸、结代脉,常用炙甘草汤。

2.气血不和所致腹痛,筋脉挛痛等证 本品甘平性缓,常与白芍相配,以取其甘酸化阴,敛阴养血的功效,从而达到津血足,筋脉养的效果。对治疗上述病证有一定效能。

3.疮痈肿毒 本品与蒲公英配伍,用于治疗疮痈肿毒,外伤创口红肿,内服或外洗都有很好效果。

4.痰多咳嗽 本品能祛痰止咳。治疗风寒犯肺咳嗽,常与麻黄、杏仁配伍,如三拗汤。治疗肺郁有热喘咳,即上方加生石膏,如麻杏石甘汤。

本品亦能调和百药,如与附子、干姜配伍,可缓和附子、干姜之热,以防阴伤;与石膏、知母配伍,能缓和石膏、知母之寒,以防伤胃;与大黄、芒硝配伍,能缓和下泻作用;与党参、白术、当归等配伍,能使补力缓慢而持久;与半夏、干姜、黄芩等配伍,即寒热药同用,又起协调作用。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3~10g。咽喉肿痛、咳嗽气喘、诸药中毒,宜生用;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心悸,脉结代,腔腹胀痛,宜蜜炙用。

湿盛胀满,浮肿者不宜用。藻戟芫遂俱战草。久服量大甘草,可致浮肿。

【备注】

《本草正》:“(甘草)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随气药入气,随血药入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惟中满者勿加,恐其作胀;速下者勿入,恐其缓功,不可不知也。”

本品根茎含甘草甜素,是甘草次酸的二葡萄糖醛酸苷,为甘草的甜味成分;此外尚含多种黄酮成分。本品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本品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较显着。甘草有抗炎,抗过敏作用,亦有解毒作用。

上一篇:黄精(图281) 下一篇:大枣(图28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