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点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中国文书大典上卷》第96页(5590字)

【简介】:

工作要点也是一种计划性公文,是为了实行某一工作目的,而对计划要做的工作及其步骤、方法等方面提示出主要之点的一种文体。在很多时候,要点大多数是上级机关某项大的工作计划的摘要,要以文件形式下发。

和工作计划相比,工作要点有些像计划的提纲,比工作计划更概括、简要。

工作要点通常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构成。

(一)标题 工作要点的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类别(要点)三要素。有时,标题中省写发文机关或将落款用题下标示的办法标明。由于工作要点属计划性文件,所以,标题中的事由部分,一定要标明年度或季度与月份。

(二)正文 工作要点的正文,一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用一段或两段文字写明某一段时间工作的“总的目标”或“总的要求”;第二部分分条目列出主要的任务、措施和办法等。

工作要点的正文之后,由于标题和题下标示已标明发文机关和发文日期,一般均不要再有落款。但下级基层单位的工作要点有时也并不在标题和题下标示发文机关和发文日期,而在正文右下方列出。

要点即计划的主要之点,所以简明扼要、少过渡、少具体细节和议论说明,是工作要点的基本写作要求。

【范例】:

××大学1992年工作要点

1992年学校行政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校第八次党代会和学校“八五”事业发展计划纲要所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加强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建设,大力发展校办产业,振奋精神,求实创新,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综合改革试点步伐

近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校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办学模式的改革,给学校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完善管理机制,专业改造、调整,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校办产业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深化改革之路。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各级领导和全体教职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改革的目标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发挥教职工的聪明才智,调动教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把我校办成一个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的全国重点大学。

1.改革的重点是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特别是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以打破三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为中心并注意制定改革的配套措施。具体内容为:(1)根据转变职能、减少层次、提高效率的原则,对现有职能部门和有关业务单位进行调整,明确划分职责范围,确定工作程序。(2)按国家教委规定的编制标准,结合我校实际进行合理定编,改革现行单一的编制管理模式,在定编的基础上,确定各级各类教职工的工作岗位,制定岗位规范,明确职责任务。(3)改革教职工任用办法,教学、科研和企业人员实行聘任制;工人实行全员合同制;党政干部实行岗位目标任期责任制。对富余人员,实行校内待业,制定《待聘、待业人员管理办法》。(4)强化考核、奖惩制度,修订、改进考核办法。对单位实行总体考核评估,对教职工实行学期、学年考核制度,严格按考核结果进行奖惩、晋升。修订《教职工奖惩办法》,运用政策导向,对重点主干课程、重点基础研究、科研攻关、科技开发项目的骨干人员和直接从事校办产业经营、管理人员实行倾斜。(5)分配制度的改革要切实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真正做到多劳多得。改革奖酬金发放制度,教学、科研人员的奖金要与课时和科研项目挂钩;党政干部的奖金要与岗位职务和政绩挂钩;工人的奖金要与工效挂钩;建立校内浮动工资制度;分步实行基本工资总额包干;并适时地试行校内结构工资制。

改革的步骤要积极稳妥。对各项改革,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周密研究和做好充分准备,积极进行研究论证,提出实施方案,大胆试验,逐步完善。

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兴利除弊,是对利益关系的调整,必将引起新的矛盾,因此必须加强领导,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全体教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全校上下一心,共同搞好改革。要注意总结先行单位的改革经验,抓好典型。学校将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

2.继续抓好教学改革。根据国家和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着加强基础、拓宽面向、重视实践、培养能力的精神,调整专业结构。对少数基础扎实、条件好的基础学科专业要给以保护和支持,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建设成国家基础理论人才培养基地。多数专业要面向应用,同时要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的条件,适当发展一些新专业、新方向。要巩固和发展横向联系,提高联合办学的层次与水平。今年要开好与中国石化总公司等单位的联合办学董事会会议,巩固和深化联合办学工作,同时,要注意开拓新领域,不断探索新途径,发展同大中型企业的教育、科技和产业合作关系。

3.要进一步完善后勤改革、公费医疗改革,积极准备做好学校住房改革。

二、认真做好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

1.要进一步抓好整顿教学纪律和学风建设工作,严格教学管理,继续贯彻执行学校颁发的七个教学管理文件,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围绕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坚持抓好重点课程建设和评审工作。要在去年评估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办法,扩大评估课程数量,并选择几门重点课程进行全面评估,对校级重点课程和优秀课程给予适当资助。要抓好公共课程,特别是列主义理论课、体育课和公共外语课的教学工作。马列主义教学要贯彻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解决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体育课要全面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在开展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好今年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公共外语课要狠抓质量,90级本科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要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明显提高。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好学生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为迎接1993年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教务处要组织好各教学单位经验总结,做好我校优秀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准备工作。图书馆要抓好业务基础工作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实现文献资料缩微化、检索计算机化,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做好国家教委今年审评和评估的准备工作。

2.研究生工作要在适当扩大招生数量、提高培养质量上下功夫。要积极向上争取,同时扩大横向联系。采用联合培养,联办研究生班或学位课程进修班等方式,扩大应用型和工程型研究生招生数量,为尽早建立研究生院创造条件。要以现有博士、硕士点建设为基础,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抓好导师梯队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做好今年博士导师的增补和第五次学位评审的准备工作。要继续积极推进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研、助管工作。要完成研究生培养计划、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并严格要求,努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3.学生工作要本着深化教育、加强管理、严格纪律、狠抓学风的精神,抓好经常性教育与管理。

4.科研工作要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1991)48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科研的组织管理工作。在保持一支精干的基础研究队伍的同时,着力改变我校应用技术研究力量薄弱的现状,加强计划和组织协调工作,实行多学科联合作战,争取有比较多的人参加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出一些有重大经济效益的成果。努力提高我校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和商品的能力。力争年内建成农药和分离科学两个中试基地。要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1992年科研经费到款数要达到500万。积极发展同科研单位、大中型企业的联系,努力提高横向科技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多方面做好工作,争取省上支持,解决我校专职科研编制问题。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在继续支持现有博士后流动站和全国重点学科的同时,要加强对校级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方向的建设和定期评估。对各级重点学科要从人力、经费、职务晋升等方面予以扶持。进一步加强文科科研工作,重视软科学研究。积极筹备建立我校“科研与开发基金”和“青年教师科研基金”,制定校内科研奖励制度,凡在SCI等三大检索工具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者,都要给以奖励。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培养骨干、科学管理”为方针,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逐步完善择优汰劣的竞争机制、合理流动的调节机制、鼓励进取的激励机制。搞好各类人员职称评定。要本着尊重老年,依靠中年,寄希望于青年的精神,搞好师资队伍建设。今年要召开全校师资工作会议,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建立选拔优秀教学、科研骨干和校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并给予特殊奖励的制度。要高度重视优秀年轻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工作,积极扶植和吸引有发展前途、有一定成就的优秀中青年学者来校工作,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继续做好教师岗前培训、岗位职务培训和外语培训工作,抓好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

6.加强外事工作,积极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巩固和扩大同欧共体、阿登纳基金会以及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合作交流,积极争取承担国际合作项目,争取外资,制订和完善有关规定,做好出国人员管理与回归工作。

7.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进一步理顺财务关系,集中财务管理权限。充实力量,加强监察审计工作。对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财、物集中的管理、经营单位,定期进行财务审计、法纪审计和效益审计。加强执法监察,堵塞各种漏洞。要十分重视开源节流,勤俭办学,堵绝浪费,提高物资利用综合效益,设备处要研究提出如何充分发挥现有仪器设备作用、提高使用效率的措施;负责筹备好年内召开全校实验室工作会议,制定和完善实验室工作管理办法。继续做好物资清理整顿工作,理顺物资管理体制。保卫处要切实落实学校重点要害部门、新村及学生区治安防范措施,开展综合治理,保证学校秩序和稳定。

8.加强出版、学报、高教研究和档案工作,学报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试办双月刊。

三、实行科技兴校,大力发展校办产业

校办产业是学校的第三大职能,发展校办产业不仅在促进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教学与生产的联系、师生与工农的联系上有重大作用,而且关系到现有教职工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涉及到能不能稳定和吸引人才、增强学校发展后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经济进步、增加学校收益、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振兴学校的重要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和紧迫感,下决心将校办产业搞上去。

1.要制定有利于校办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规定,对科技型、生产型、服务型的校办产业实行适应各自特点的管理办法,分别提出明确的经济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对专职或兼职从事校办产业的人员在职务评审、收益分配等方面按劳绩予以优惠,要逐步形成一支精干、得力的校办产业队伍;要树立顾全大局思想,处理好校系关系,发挥两个积极性,多层次兴办校办产业。

2.要切实解决校办产业在启动资金、产业场地、干部人员等方面的困难。加快校办产业筹建的步伐。尽快使校办产业形成规模、投入生产、创造效益,校办产业要实行企业化管理,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实行“科技兴厂,经营开路”。

3.要充分发挥学校科技优势,高度重视发展与大中型企业联办产业。今年要重点抓好与长庆油田的合作。要在调查研究、考察论证的基础上,争取联合兴办企业,并不断总结经验、开拓新的领域。

4.要加强校办产业领导,建立校办产业委员会,充实和加强校办产业办公室,抽调一些具有开拓精神,能经营、会管理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兴办校办产业。

四、发扬优良传统,认真办好校庆(略)

五、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逐步改善办学与师生生活条件(略)

六、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加强管理(略)

1992年3月5日

上一篇:计划 下一篇:中国文书大典上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