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石堆
书籍:地貌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地貌学辞典》第46页(407字)
山坡受重力及雨水、融雪水或雪崩作用,岩块崩落,在山麓堆成不同规模的岩屑堆积体称为倒石堆,曾称岩屑锥(堆)。按形成过程,倒石堆分为落石型、冲积型和雪崩型等3类。落石型倒石堆指岩崖上岩屑以落石、滚石、弹石或滑动方式迁移,至坡麓堆积成棱角状岩屑集合体,坡型呈陡直线形,坡度为35°~45°,仅下部略凹,以细粒岩屑为主,板状岩屑组构呈逆坡叠瓦状。由于雨水或融雪水冲刷悬崖,岩屑被搬运到山麓形成的堆积体称为冲积型倒石堆,呈凹形坡,坡度35°~38°,下部小于28°,可形成岩屑流,但粒径中值大于粗砂,位移量为4~110cm/a,常见于宽谷坡麓。雪崩过程形成的堆积体称为雪崩型倒石堆,多呈半圆锥形,碎屑粒径从顶部向坡下增粗,坡度接近组成物质的休止角。在成带状悬崖下,堆积体可连成带,故又可分出倒石堆堤(带)。
相关词条:崩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