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地貌学辞典》第57页(954字)
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称为地貌学,又称地形学。它既是地理学的分支,又是地质学的一部分。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地球表面形态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分布,以及组成堆积地貌的沉积物等。传统上,地貌学分为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动力地貌学和应用地貌学4个分支:
(1)构造地貌学。研究构造运动、地质构造与地貌形态之间关系的学科。
(2)气候地貌学。研究受气候控制的地表形态特征及其发生、发育的规律。
(3)动力地貌学。研究各种外动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形态特征。
(4)应用地貌学。研究如何应用地貌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生产实践问题。
近年来,随着相邻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引进和研究的深入,地貌学研究的内容也不断细化、深入,并形成了四大系统研究:
(1)地貌发生系统。包括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动力地貌学、人为地貌(学)。
(2)地貌营力(过程)系统。包括流水地貌学、冰川与冰缘地貌学、河口与海岸地貌学、海底地貌学、湖泊地貌学、泥石流与重力地貌学、风沙地貌学、岩石地貌学、喀斯特地貌学、历史地貌学。
(3)地貌应用(综合)系统。包括区域地貌学、应用地貌学、环境地貌学、城市地貌学。
(4)地貌技术系统。包括数量地貌学、实验地貌学、分形地貌学、地貌年代学、地貌制图学。
吸取了一些相邻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数学模拟和制图技术、各种同位素年代测定技术等之后,当代地貌学正进入一个发展与深入的新时代,表现在时空上都不断扩大其尺度,向宏观与微观两端伸展,向定量化与实验化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