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地貌学辞典

山前梯地说

书籍:地貌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地貌学辞典》第201页(523字)

1888~1923年间德国地貌学家W.彭克提出的一种地形发育理论。

认为应借助侵蚀作用(外力)和构造作用(内力)间的比率来解释地形的发育,在不同气候区只是速率不同。大多数构造运动的一般模式包括缓慢起始上升、加速上升、减速上升及静止下来等阶段。区域抬升逐渐加强时,加速上升的速率往往超过河流的侵蚀作用,即为凸坡发育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较陡的坡段急速平行后退,上凸形坡的曲率半径变小。

当加速上升时,原始的准平原为一系列梯阶所包围,每一个梯阶即为缓缓上升的穹隆边缘的一级夷平面。彭克认为,在凸坡发育阶段的最后跟随而来的是一个上升速率不断衰减、河流侵蚀速率大干上升速率的均匀发育的短暂时期。

紧接着是凹坡发育,上升速率减小,河流下切减弱,逐渐为使河谷展宽的侵蚀过程所控制。凸坡发育与坡段的平行后退有关,尤其是陡坡段,快速的平行后退很快使许多凸形坡消失。

倾斜度较小的坡段在蠕动和雨水冲刷下更敏感地平行后退。以后,分水岭上形成陡壁残余岛山。最后岛山消失,形成由低倾角凸形坡和缓慢后退坡段组成的终极平原——剥蚀上升均衡平原。

参见词条:山麓阶梯、山坡平行后退理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