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湖北人民出版社《禅宗词典》第360页(669字)
一百卷。又作《宗鉴录》、《心镜录》。五代延寿撰。作者召集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三家学者互相质疑,最后由延寿以禅理为准加以评定,编成此书。延寿编撰《宗镜录》的目的,在于纠正当时禅界轻视佛祖教说的倾向。作者于卷四十三中指出:“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专己见,不合圆诠。”全书立论重在顿悟、圆修,将禅宗南宗提倡的“顿悟”与《华严经》提倡的“圆修”结合起来,即“禅尊达摩,教尊贤首”,以此作为全书的中心思想,这与延寿的师祖清凉文益重视《华严经》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宗镜录》引用华严宗理论,目的在于证实禅宗理义的幽深圆妙,是借教明宗而非混宗于教。全书分三章:一、标宗章(第一卷的前半部分),标明全书宗旨,点出书名涵义,即所谓“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编录佛祖古教,阐释禅门正宗。二、问答章(第一卷后半部分至第九十三卷),为全书主体部分,以问答的形式讨论关于心与教禅诸宗的异同问题。三、引证章(第九十四卷至第一百卷),引用佛祖圣贤的三百余条法语,印证并强调第二部分的论述。该书保存了一些珍贵的文献材料,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延寿提倡参禅者研究教典,一方面可使禅僧借此免于空疏,另一方面也不免使禅宗陷入义理知见,难以进一步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书成之后并未流通,至宋元丰(1078-1085)年间始有刻本流传,以后又出现了改订本。明末刊刻《嘉兴藏》时,智旭重新删定改订本。清雍正帝曾让人“录其纲骨,刊十存二”,缩编为《宗镜大纲》,广为传播。《宗镜录》成书之后,传至高丽,对国外佛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