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寺
书籍:禅宗词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湖北人民出版社《禅宗词典》第527页(474字)
①位于福建省松溪县湛庐山。
始建于唐神龙三年(707),初为纪念欧冶子而建,称为“上祠”。宋元符二年(1099)扩建,称“湛庐禅庵”。
此后历代均有修建。
清宣统二年(1910),开始大规模扩建。1930年竣工,改称“清凉寺”。前殿供弥勒佛,中殿供净空禅师,禅师之背,有韦驮菩萨。
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上。五代徐温创建,初称“兴教寺”。南唐升元(937-942)初,改称“石城清凉大道场”,又称“清凉报恩禅院”,别称“广慧寺”。初为休复(悟空)所居,后南唐主请法眼宗之祖文益居此寺传法,世称“清凉文益”,其后泰钦、文邃禅师亦住此寺。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将幕府山的清凉广惠寺迁移至此寺。淳祐十二年(1252),在山上建翠微亭。
明初诏改清凉广惠寺为“清凉寺”。后毁于兵火,仅存南唐保大三年(945)所建义井一口,相传寺僧常饮此水,虽老须发不白,故又名“还阳井”。清末重建清凉寺,但规模大为缩小。
抗战期间,又遭兵火毁坏,寺周林木也砍伐一尽。
建国后,清凉寺屡加修葺,清凉山经过封山育林后,也已绿树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