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青年读书辞典

《子夜》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371页(1276字)

【着者】:

长篇小说。

茅盾着。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文学家、社会活动家。1930年,中国理论界发生了关于社会性质问题的大论战,论争的中心是: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茅盾在作了较长时间的思考和认真的社会考察之后,创作了这篇小说,对这一重大社会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小说通过描写民族资本家的命运及当时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以典型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艺术画面,驳斥了托派所鼓吹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可以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谬论。

“子夜”是黎明到来之前最黑暗的时候,作品以《子夜》为题正是蕴含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将冲决黑夜,走向光明的深刻意义。小说的故事在1930年5月到7月的上海滩上展开,它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描绘了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工人罢工、农民暴动、中小民族工业的挣扎与沉没、交易所和公债场上的争斗、反动军阀的猖狂掠夺、资本家家庭内部的分化瓦解等,揭示了在帝国主义经济风暴侵袭下中国民族工业全面崩溃的景象,真实地反映了30年代初期政治动乱、经济萧条、革命运动高涨的社会现实。

小说抓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着力刻画了吴荪甫的形象。他要发展民族工业,但处处受到帝国主义的钳制和打击。

他有现代大工业的管理知识,有抱负,有实力,有魄力、胆略和硬干精神,不惜全力与买办资本家进行抗争。另一方面,他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仇恨革命,镇压工农群众运动,显露出反动、凶狠和毒辣的本性。

吴荪甫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有时精明强悍,有时孤疑惶惑,有时倔强好胜、刚愎自用,有时空虚颓伤、粗暴专横。

作品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多侧面地描绘了这一形象。他在挣扎和奋斗中,最后彻底失败了。那个时期的历史将他的事业归结为一个悲剧,而这个悲剧正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共同的悲剧。

小说显示出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力量。

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首先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吴荪甫作为具有鲜明阶级特征和独特性格的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

买办赵伯韬、工贼屠维岳、地主冯云卿、教授李玉亭及林佩瑶姊妹等人物也各具个性,血肉丰满。其次是结构严谨。

小说人物众多,事件纷繁,规模宏大,但全书的人物和情节围绕吴荪甫事业的兴衰和性格的发展铺开,井然有序,浑然一体。此外,小说在以自然景物描写渲染氛围,以心理分析描写刻画人物及语言的运用方面也都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能。

《子夜》在中国无产阶级文学遭到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的严峻时刻出版,被认为是“中国文艺界的大事件”。作品以题材的广阔,规模的巨大,思想的深刻和艺术的成功,成为茅盾创作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新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里程碑。

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都给予极高的评价。瞿秋白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并预言,“1933年在将来的文学史,没有疑问要记录《子夜》的出版”,因此,中国现代文学史把1933年称作“子夜年”。

上一篇:《二月》 下一篇:青年读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