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416页(1515字)
【着者】:
长篇小说。
姚雪垠着。姚雪垠,中国现代作家。小说以明末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为题材,以李自成起义军推翻朱明王朝统治的斗争为主线,在广阔的画面上描绘了明末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歌颂了农民革命英雄及其创立的伟大历史功绩。
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多彩。
(一)小说描写了明末巨大的社会变动中,各阶级、阶层的生活状况和各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示了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真实面貌。小说一开始,就描绘了在土地兼并、重税盘剥连年灾荒下,农村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悲惨状况。几十万灾民啼饥号寒,流离失所,而从皇帝藩王到县吏乡绅的各级统治者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农民白鸣鹤的血泪经历、商贩邵时信的旷世奇冤、艺人红娘子的不幸遭遇以及宫女陈顺娟、和尚静慧的惨死,是下层人民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统治阶级内部,清兵压境,主战主降派的矛盾,筹粮派饷时大小官僚地主的冲突以及大臣勋戚、宫廷嫔妃之间的明争暗斗,书中也有充分的描写。
从而揭示了农民起义必然爆发的历史趋向。
在表现主要矛盾的同时,小说还通过谷城、兴山之会,回革五营,山东起义等事件的描写,反映了各路义军又联合又斗争的情况。通过一些知识分子参加起义和某些义军首领投靠朝廷的描写,表现了斗争的错综复杂和各种力量的消长变化。
较全面地展现了明末大动荡的社会现实。(二)作品描写了李自成起义由弱转强,由低潮向高潮的曲折发展过程。
崇祯11年,13家起义军只剩下李自成一支军队在坚持斗争。小说通过潼关南原突围、商洛山激战、强渡汉水、星驰河南、攻取洛阳、伏牛东进、项城大捷等战斗和人民拥戴、天下归心等场面的描写,展示了农民起义日益壮大的趋势。
(三)作品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主人公李自成是一位智勇兼备、胸怀全局的农民革命英雄。作品描写了在几乎全军覆灭的困境中,他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慨;在妻女俱失的痛苦中,他坚韧不拔的刚毅性格;在谷城之会中,他的远大目光和博大胸怀;在南原突围、商洛大战中,他骁勇善战、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等。还通过他与士兵、百姓和其它人物的来往,多方面表现了他虚怀若谷、知人善任等优秀品质。
同时,作品也以必要的笔墨描绘了李自成的帝王、迷信思想和流寇主义,多侧面地塑造了这个纵横天下,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人物。围绕着李自成还刻画了刘宗敏、郝摇旗、张献忠等农民起义领袖。
同是性格耿直的虎将,刘宗敏威严豪爽、粗中有细、忠心耿耿有大将风度;郝摇旗刚烈直率、行为散漫、急躁鲁莽有浓厚的小生产者习气;张献忠则豁达机敏、聪明中藏着狡黠诡诈,杂有流氓无产者的思想。小说还塑造了几个光彩照人的古代妇女英雄形象,英姿飒爽的江湖艺人红娘子,聪颖伶俐的巾帼女子慧梅,都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反面人物崇祯皇帝是一个有独特个性的封建帝王形象。他不像一般皇帝那样昏庸无能,而是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他刚愎自用又悲观多疑,专横凶残又内心虚弱,终因大厦倾倒而难逃彻底失败的命运。作品中的其它一些人物如杨嗣昌、洪承畴、牛金星、李岩等也都个性鲜明。
作为历史小说,《李自成》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作品规模宏大,人物众多,头绪纷繁。
由于作家采用复式发展的结构方式,全书以李自成与明朝的斗争为主线,其它矛盾为副线,相互穿插作纵向推进。在情节组合中,以单元集中描写为横向组织,纵横结合,脉络清楚。
在语言运用、环境烘托、民俗描写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特色。
《李自成》以绚丽多彩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明末农民革命的历史画卷。
茅盾曾给予很高评价,他说:“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来解剖这个封建社会,并再现其复杂变幻的矛盾的本相,‘五四’以后也没有人尝试过,作者是填补空白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