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575页(630字)

【生卒】:1896—1931

现代人。浙江海宁人。他的诗论多感性体验,少理论阐发,其中对创作、欣赏心理多有触及。主要观点为:①诗是无法定义的,强调对诗的主观认识和体验。②强调诗审美的陶醉效果,“诗无非是由内感发出,使人沉醉,自己也沉醉,能将泥水般的经验化成酒,乃是诗的功用”。③诗人的心理结构与生活方式。诗人“最好是采取一种孤独的生活,经营你内心的生活”,“远避恶浊的社会”,或“有自己意志的主宰”。另外,诗人的“想象力一定很发达,所以他不惯受拘于那呆板的条例”;诗人在性情上,是“半女性”,即“一种缠绵的多愁性”。显然,特别重视诗人独立的内心生活,发达的想象力及多愁善感的性情。④诗歌创作的心理机制,是视听感知和想象及其融合运动的产物,诗人应运用“看的本能”、“听的本能”、“想的本能”以及想象,并在“潜识”中融化,同时,还应将个人“有价值的经验”“客观化”。⑤诗意成熟时的心理特征。诗意“先要溶化在心里;直至那忍无可忍,觉得几乎要迸出我心腔的时候,才把他写出。那才能算一首真的诗”。⑥评论相对客观性的心理根据,认为“评衡者的话,虽则不能脱离广义的主观的范围,但因他的感受性之特强”,“能免除成见,能用智理来翻译他所感受的情绪,再加之学力,与比较的丰富的见识”,因此评论者可以“维护艺术的正谊与尊严”。由于徐氏对诗创作具有深切的亲身体验,故其诗论文字对诗人主体心理及创作心理的解说简明实用,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上一篇:林语堂 下一篇:诗人与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