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交往心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88页(786字)

以艺术交往、艺术需要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由当代相关学科经过复杂的相互渗透而形成。

艺术交往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艺术学、交往理论与心理学。这里所说的艺术学包括了文学原理,因为文学说到底是艺术的一种,即语言艺术;交往理论综合了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宗教学、生物学、法学、史学、哲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学说;心理学的庞大家族中,与艺术交往心理学关系最密切的成员是社会心理学。所谓“艺术交往”,可以宽泛地理解为艺术领域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它包括三种类型:(一)作为特定社会角色的创作者和鉴赏者之间的交往。(二)创作主体和创作对象、鉴赏主体和鉴赏对象之间的交往,如小说家将其笔下人物当成交往对象来谈话,戏剧观众因神入剧情而仿佛与剧中人为伍等。(三)作为创作对象或鉴赏对象的人物之间的交往,即艺术作品所描写的或演员在银幕上所表演的交往,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往来等,它们可为读者、听众或观众所领略。与此相类似,“艺术需要”这一范畴可作三种不同理解:其一,艺术本身的需要;其二,对艺术的需要;其三,艺术中的需要。上述三种含义代表了艺术需要理论的三个研究方向。

艺术交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需要是艺术交往的动因,艺术交往是艺术需要得以满足的途径;艺术需要是艺术交往的起点,艺术交往本身又产生新的艺术需要;艺术需要的体系性决定了艺术交往的层次性,艺术交往的社会历史性制约了艺术需要获得满足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注意到艺术包含了众多的子系统,注意到艺术需要本身具备多种转化形态,注意到艺术交往总是由千姿百态的人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进行的,注意到艺术需要和艺术交往的关系有常态、非常态、“反常合道”等多种情况,这些原理和命题便可适用于具体对象(如特定作家、作品、受众等)的分析,并由此产生不可胜计的课题,并展示出广阔的前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