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物交融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28页(655字)

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中关于主客体关系的理论。

以刘勰《文心雕·物色》中的论述为代表:“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其中,“物”指客体物象,“心”指主体审美意识。刘勰认识到“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作家由审美感兴进入创作过程,主体之“心”必随物宛转,同时客体之“物”亦与心徘徊。也就是说,心与物相互作用。一方面主体情意必附着于一定的审美物象且渗透于其中,同时另一方面内化的物象客体也受制于主体审美意识被同化改造,逐步交汇融合,创造出新的审美意象。

心与物的辩证关系在先秦哲人着作中已有阐发,如《庄子·人间世》云“乘物以游心”,就涉及想象中的主客体关系。《乐记》则论述音乐的发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陆机《文赋序》“恒患意不称物”,亦注意到心(意)物关系的重要性。至刘勰才进一步由心物感应论及心物交融的种种状况。如“睹物兴情”指美感发生时的心物作用,“神与物游”则表述构思中的心物关系,“写物附意”说明艺术表达须心物合一。所谓拟容取心,触物圆览,情貌无遗,“合则肝胆”,就是讲心物交融一体,完成美的艺术创造。

后世多有引申发挥。如王昌龄《诗格》提到“神会于物”,苏轼《书李伯时山庄图后》云“神与万物交”,明代谢徽论及“神与趣融,景与心会”(《缶鸣集序》),清代姚华说“一切文章,悉由此则,盖心物交应,构而成象。”(《曲海一勺》),足见这种心物交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观点贯串于中国文艺心理学论述之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