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湖北人民出版社《四书辞典》第189页(3351字)
儒家经典之一。是研究孟子的主要材料,也是研究孔子思想及思孟学派的重要资料,对研究先秦历史亦有重要价值。
《孟子》一书虽以孟子为名,但其作者历来有不同的说法:赵岐、朱熹、何异孙、阎若璩、焦循等认为是孟子自着;韩愈、张籍、苏辙、晁公武、崔述等认为是孟子弟子万章、公孙丑之徒等追记的;司马迁等则认为主要是孟子自着,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参与其事。学术界较多采用司马迁的说法。
《孟子》的篇数:司马迁说:“作《孟子》七篇。”(《史记·孟荀列传》)。
《汉书·艺文志》则着录《孟子》十一篇。赵岐《孟子章句》分《孟子》为“内书”七篇,“外书”四篇,认为“外书”(《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四篇“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也。”(《孟子题辞》)故不予作注。以后此四篇“外书”亡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
《孟子》是一部语录体着作,凡七篇。
各篇篇名与《论语》同类,亦只取每篇篇首二、三字为篇名。篇目依次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各分上下,共二百六十一章(有本分为二百六十章),三万四千六百余字。
《孟子》一书内容丰富,翔实地反映了孟子思想,兹择要简介如下
“仁政”思想。
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亦为《孟子》一书的中心论题。孟子认为“仁政”来源于先王的“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关于“仁政”的内容,孟子说:“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又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亦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数,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提出“制民之产”(《孟子·梁惠上》)的思想。孟子“仁政”主张,贯穿着“民本”思想。如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等等。
此外,孟子的政治学说中还有“王霸”、“义利”之辨等内容。
心性学说。
此乃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具有一种先验的善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而人性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具有先天的“善端”。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又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着名的“四端”说,也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四端”的发展与扩充即是“四德”: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善性。由此推论,人也就有先验的“良能”、“良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还通过“同类相似”的命题来论证人所具有的普遍善性,他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孟子指出人之所以会有不善的行为发生,是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外界的影响。
他说:“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告子上》)“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孟子·告子上》)二是内在原因,即人自己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他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而不愿向善也就是自暴、自弃、自贼,“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孟子·离娄上》)“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也。”(《孟子·公孙丑上》)为了使人的“善性”能够保存和扩充,孟子提出了一整套修养的工夫,如“尽心”、“存心养性”、“寡欲”、“求放心”、“思诚”、“自反”、“养气”等等。这其中既包含了他的认识论,也包含了他的伦理思想。
理想人格。《孟子》一书中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论述,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孟子·尽心上》)等等,这些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也体现了孟子积极的进取精神。
排斥“异端”。
孟子以继承尧、舜、禹、文王、孔子等“古圣先贤”的道统自居,以“好辩”闻名。实际上,孟子是以“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詖行,放淫词,以承三圣者。”(《孟子·滕文公下》)的姿态,对当时各家的学说进行了批判。其中着名的有他斥告子的人性论,拒杨朱、墨子的“为我”、“兼爱”思想,驳许行的“并耕”学说。
《孟子》一书,西汉文帝时曾立有专门的传记博士,成为官方正式规定的传授和学习的经典之一,但不久就取消了。直到唐代由于韩愈等人的推崇,其地位才渐高。
从宋代开始,《孟子》的地位升格,被列入儒家的“十三经”之中。南宋的朱熹又对《孟子》加以集注,列为“四书”之一。元明以后,“四书”成为官方取士的教科书,《孟子》便成了知识分子的必读书。因此,它对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后的思想文化界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有关《孟子》一书的研究,历代都有,据统计在清以前就有七十余家之多,主要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焦循的《孟子正义》等。今人有杨伯峻《孟子译注》、刘方元《孟子今译》等。
《孟子》通行本有:宋刻巾箱本《八经》本(有清康熙中内府等多种翻印、影印本)、宋刻大字本附赵岐注(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多种影印本)、明崇祯十三年(1640)锡山秦氏求古斋刻《九经》本、清乾隆间武英殿刻《十三经注疏附考证》本、清嘉庆道光间江都焦氏雕菰楼《焦氏丛书》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