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四书辞典

书籍:四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9 04:11:59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湖北人民出版社《四书辞典》第456页(1477字)

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之一。

此词孔子之前已有:《尚书·金縢》:“予仁若考。”《经·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左传》昭公十二年:“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为仁。”然零碎不系统,未形成一种学说。孔子继承前人思想,对其加以丰富,赋予新的含义,发展为自己学说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爱人”是孔子论仁的本质和基本内容,其余为此之扩充和引申。

他所说的“爱人”,具有普遍性,包括“民”。但爱有差等亲疏之别,主张以“礼”来节制。“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实现“仁”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忠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推己为忠,及人为恕;推己要修己,注重道德修养,及人要泛爱众,讲求德治。“仁”的出发点是孝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仁为核心道德的内容很多:“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还有温、良、俭、让、义、直、敬、笃等德目。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孔子引仁入礼,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仁体现在经济上,从爱众出发,主张富民,“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主张“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反对聚敛,反对不均,反对为富不仁,认为仕于“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育。仁具有抽象性,是精神最高境界,“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这反映了其哲学观点的倾向性。后儒对孔子仁思想有继承和发挥。《大学》:“为人君,止于仁。”孟子以“义”、“仁”并提,把德治发展为“仁政”学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制民之恒产”,“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孟子·滕文公上》),“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梁惠王上》),又强调民贵君轻。

并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视仁为先验的道德意识。秦汉以后儒者有不同的发挥。

董仲舒把“仁”说成人格化天的意志:“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将仁及儒家学说宗教化。王充认为“忠者,厚也;厚人,仁矣”(《论衡·问孔》)忠厚对人即仁。

魏晋向秀、郭象主仁义即人性,唐韩愈则视礼乐刑政为仁义的体现。宋程颢视仁为封建伦理道德之总括,又是“理”的体现。程颐说“仁者天下之正理”,又说“生之性就是仁”(《论语解·八佾》)。用仁论证了“性即理。”朱熹说:“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论语集注》)并视仁为“天理”(《仁说》)。明王守仁说仁不在心外,要把“吾之仁”即“良知”推及天地万物,此即所谓“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大学问》)王廷相把天道和人道均概括在“仁”中(见《慎言·作圣》)。近代康有为在《中庸注》中以资产阶级的“爱力”释仁。

谭嗣同则用当时物理学上“以太”释仁(《仁学》)。孙中山说,能发扬智、仁、勇三精神要素,“始可以救民。”同意以博爱言仁,强调“志士爱国之仁”是“实行三民主义,以成救国救民之仁”。(《军人精神教育》)

上一篇:片言可以折狱 下一篇:四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