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尔扈特东归
书籍:中外关系史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外关系史辞典》第56页(490字)
土尔扈特为卫拉特四部之一。
前身被认为是元初的克烈部,其祖先为王罕。原在额尔齐斯河流域游牧,后发展到伊施姆河上游。公元1628年,为准噶尔部所排挤,其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部族迁往伏尔加河流域。
此后一个半世纪中,一直同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并终因沙俄政府对他们繁重的征兵征税,以及信仰和生活习惯的不一致,于1771年1月,在渥巴钧汗的率领下,分布在伏尔加河南北两岸的土尔扈特人举族东返。当时土尔扈特、和硕特、辉特、杜尔伯特等3.3万多户,16.9万余人,于1月5日起程,在数万沙皇军队的追击下,与恶劣的气候和瘟疫作斗争,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于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6月到达清朝卡伦附近的他木哈,此时只剩下7万余众。返回祖国的土尔扈特部受到清朝政府的亲切接待和周到安排。乾隆帝下令伊犁将军、张家口都统、陕甘总督、西安巡抚等给他们发放衣食,拨给牧场和耕地,供应茶叶、羊只、皮张、布、棉、毡房等,总计用国库银20万两。对于迁回的土尔扈特各部居地以及社会组织和行政管理形式也一一作了安排。
清代统一的多民族的祖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