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外关系史辞典

《古兰经》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外关系史辞典》第520页(590字)

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

“古兰”系阿拉伯语Quran的音译,意为“诵读”,是指创教者穆罕默德于610-632年作为真主的“启示”,陆续颁布的经文,为该教各派公认的最根本的立法根据。共30卷114章6200余节。

内容主要为:穆罕默德在传教期间同阿拉伯半岛多神教徒、犹太教徒斗争的记述,建立以信仰一神真主、反对多神崇拜为宗旨的宗教教义;针对当时阿拉伯社会情况提出的宗教法规和社会主张,以及传教需要引证的一些流行于阿拉伯社会中的故事、传闻等。《古兰经》是研究伊斯兰教、大食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穆罕默德在世时,《古兰经》仅记在纸草、皮等物上,是未成册的零星记录。经第一代哈里发艾卜·伯克尔(Abu Bakr)命人整理、第二代哈里发欧末尔(‘Umar)辑缮保藏,终至第三代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Uth man on‘Affān,644-656年在位)加以订正,将《古兰经》手抄成1式4本,规定为标准本,也称“奥斯曼定本”。流传至今,后人未作改动。原本为阿拉伯文,现已有多种外文译本。最先将它译成汉文的是云南大理人复初(1794-1874),译本传下来的只有5卷。解放前,有王静斋(即王文清)的《古兰经译解》,1932、1946年两次出版。又有杨敬修所译《古兰经大义》和姬觉弥主译的《汉译古兰经》21卷,还有1981年马坚的《古兰经》译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