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24页(5019字)

(释文〕 所谓“势”,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是否有利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制权:即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例1〕 春秋时,北方戎狄经常袭扰齐国,应齐国请求,郑国派公子忽带兵援助齐国。齐僖公问公子忽有何破敌良策。公子忽分析道:“戎狄之人只习步战,而我们惯于车战。如果让戎狄绕道包抄我们,车战就无法发挥优势。不过,戎狄之人轻率而不严整,贪婪而不团结,胜则各不相让,败则各不相救。

如果我们设下伏兵,引诱敌人追赶,把敌人拦腰切断,前面的敌人贪财图利,必然继续追赶,后面的遭到袭击,必然自顾奔逃。这样,我们就会取胜。

”于是,齐僖公依照公子忽的建议,出兵反击戎狄,刚开始拦截戎狄,就活捉了戎狄首领。

〔例2〕 春秋时,晋国荀吴带兵攻打北方的戎狄。

白狄部众都是徒步作战。将要开战时,魏舒建议:“白狄徒步作战,利于山林、险阻行动。我们用战车,由于战场不平坦,会遇到很多麻烦。如今只有弃车不用,才能与白狄角逐。请大家都丢下战车,徒步向白狄进攻。”说罢,魏舒率先毁掉自己的战车,开始布置步兵阵势。晋军士卒排成五种队型,彼此相互策应。白狄部众看到晋军失去常态,改车战为步战,都大笑起来。

因此,晋军趁白狄还没有列阵,就猛然发起攻击,把白狄部众打得大败。

〔例3〕 战国时,楚国出兵围攻韩国的雍城,韩襄王派公仲侈向秦国告急。秦昭王因为刚即位,加上太后是楚国人,所以不肯出兵相助。

公仲侈求情于甘茂,甘茂劝秦昭王说:“韩国正因为仰赖秦国的援救,才敢同楚国相对抗。现在雍城被楚军围困,而秦军却不下崤山,公仲侈将仰首而不朝秦国,公叔氏将把韩国南部并入楚国。楚、韩两国合一,魏国不敢不服从,这样一来,他们攻伐秦国的形势就形成了。

不知道坐等别人来攻打与主动去攻打别人哪么做有利呢?”秦昭王听了,遂即下令出兵崤山,去援救韩国。楚军得到这一消息,很快就撤退回国了。

〔例4〕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大举出兵,进攻公孙瓒。公孙瓒派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军首领求援,并打算亲率精锐骑兵出城,前去带领黑山军反攻冀州,切断袁绍的退路。不久,黑山军首领张燕和公孙续领兵十万,分三路援救公孙瓒。公孙瓒尚未出城,秘密派使者送给公孙续,让他带上五千铁骑,到北方低洼地区埋伏,点火作为信号,届时公孙瓒率众出城,夹击袁绍围城部队。

袁绍的巡逻兵得到这封书信,于是将计就计,按期举火。公孙瓒得到信号,以为援军已到,就急忙率众出战。

袁绍布置的伏兵立即发起攻击,迫使公孙瓒回城继续坚守。袁绍围城部队挖掘地道,向城内进攻,逐渐攻到公孙瓒所住的中京。公孙瓒自知无可幸免,就放火自焚。袁绍由此消灭了自己的劲敌,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例5〕 1934年11月下旬湘江战斗后,蒋介石判断中央红军将北出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于是急忙变更部署,集结重兵于黔阳、洪江地区,布成一个口袋等着红军往里钻。临时中央主要领导人,不按照已变化的情况改变行动方针,而是机械地主张前往湘西。

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坚决主张放弃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甩开敌人,争取主动,打几个胜仗,使部队稍有一个休整补充的机会,这个主张得到中央军委大多数人的赞同而获通过。红军在占领通道后,立即进入贵州东部,占领黎平。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主张,指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12月底,红军前卫部队进抵乌江南岸的场,这时左倾冒险主义者提出:不要过乌江去遵义,应回头去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日在贵州乌江南岸的猴场召开会议,重申了创建川黔边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严肃地批评了不顾条件硬要去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意见。

〔例6〕 1932年12月,何应钦调集30多个师的兵力,分左、中、右路三路,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1933年1月,陈诚把中路军编为三个纵队,总兵力约16万人,采取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妄图一举歼灭红一方面军主力于黎川、建宁地区。在敌人大规模“围剿”即将到来的严重形势下,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命令红一方面军进攻敌人重兵设防的南丰城,以破坏敌人的“围剿”。陈诚获悉红军围困南丰的情报后,令南丰守军第八师据城固守,同时令其所属各纵队迅速增援,企图合围红军于南丰城下。在攻南丰不克和敌优势兵力向红军进逼的形势下,周恩来、朱德果断命令红一方面军采取退却步骤,撤围南丰。

以一部兵力伪装主力,将敌第二、三纵队向黎川吸引,主力秘密转移到广昌以西的东韶、洛口地区,待机歼敌。2月26日,敌第一纵队为配合其主力寻歼红军,以第52、59两师由乐安分两路向宜黄南部的黄陂地区前进。与此同时,红军主力则秘密北进,隐蔽于黄陂以西地区。27日,当敌先头部队进至桥头附近时,红军对行进之敌突然发起攻击。

经两天激战,歼敌第52师及59师大部。敌不甘心失败,于三月中旬改变部署,采取中间突破的方针,以六个师分成前后两个梯队,由宜黄经东陂、甘竹向广昌进攻,企图诱红军主力与其决战。红一方面军以第十一军在广昌西北担任阻击,吸引敌人,主力隐蔽集结于敌人右侧洛口、东韶、南团、小布地区待机。3月20日,敌后梯队第十一师进至草台河、徐庄一线,与前梯队已相距百里。

21日拂晓,红一方面军突然向敌第十一师发起攻击,激战一天,将该敌大部歼灭,至此,敌人第四次围剿被打碎。

〔例7〕 1935年1月18日,胡宗南部丁德隆旅接替了广元、昭化地区川军防务,准备参加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围攻。

红四方面军决定乘敌“会剿”一时难以开始之际,组织广元、昭化战役。首先扫清广元、昭化外围敌军,并以主力突击敌侧背,以割断两城敌军与外部的联系,然后相机转入攻城或打援。

1月22日战役开始,第4军第10师和第31军一部逼近广元城,形成对该城的包围,歼灭胡宗南部第一游击支队全部及第二游击大队。当晚,第9军、第30军由朝天驿渡江,于23日下午5时许将模坝敌人包围。

经一夜又半天的激烈战斗,全歼守敌补充旅第一团两个营,其另一个营由大坝口来援,也大部被歼。这时,第31军第93师已于二十二日晚从昭、广间渡过嘉陵江,占领河湾村,切断了昭、广两地敌军的联系,并以一部进至昭化以北宝轮院,乘势进围昭化城。

羊模坝、三磊坝之敌被消灭和驱逐后,方面军第9军第25师等留原地担任警戒和准备打援,第30军第88师等回头参加进攻广元的战斗。1月25日,第93师开始向昭化守敌独立旅第二团进攻。

26日,包围广元的部队也开始攻城作战。第30军在第31军的配合下,27日占领了广元飞机场,29日又占机场东侧敌重要外围阵地乌堡,并歼敌一部。

但因昭、广两城敌军凭坚固守,攻击数日进展不大。而胡宗南也不派兵增援,还将驻阳平关的一个团调回碧口,意在凭借坚城以疲红军。同时,邓锡侯第二十八军一部已逼近广、昭,威胁红军侧背。方面军鉴于昭、广未下,无法大举西进,长期屯兵坚城之下,亦非所宜。

乃放弃原定战役企图,主动撤出广、昭之围。

〔例8〕 1935年7月,蒋介石调集东北军十一个师和第八十四、第八十六师及晋军的五个旅,对陕甘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

鉴于敌军内部矛盾很多、动作不协调等弱点,陕北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决定,集中红军主力,乘敌之隙,各个击破,以粉碎敌人的“围剿”。8月,红军集中主力,打击入陕之晋敌,迫使其主力全部东撤。

随即以一部南下鄜县、甘泉地区,箝制敌东北军,主力集中北线,打击横山之敌第86师,但因准备不足,未能取胜。9月16日,鄂豫陕根据地的红25军,到达延川的永平镇,同红26、27军会师。

会师以后,中共鄂豫陕省委和西北工委举行联席会议,决定将红25、26、27军合编为红15军团。这时南线之敌兵力分散,敌第67军率第110师及第129师(欠一个团)已进至延安,其第107、117师第129师一个团分别驻扎在洛川、鄜县、甘泉地区。根据这种情况,红15军团以地方武装一部包围甘泉,主力隐蔽集结于甘泉以北之劳山地区,准备歼灭由延安增援之敌。

10月1日,敌第110师由延安南援甘泉,在劳山地区遭红军突袭,经6小时战斗,歼敌大部,击毙其师长何立中。接着,红军主力南下,于10月25日攻克鄜县榆林桥,歼敌第107师四个营。

〔例9〕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对敌人是个巨大的威胁。国民党“西北剿总”决定重新调整部署,调集东北军五个师的兵力,打算首先构成沿葫芦河的东西封锁线,并打通洛川、鄜县与延安之间的联系,构成沿洛河的南北封锁线,尔后采取东西对进、南进北堵的作战方针,围歼红军于洛河以西、葫芦河以北地区。

根据这种情况,红1方面军首长决定,集中兵力,向南作战,首先在直罗镇一带,歼灭由葫芦河东进之敌一、两个师,尔后视情况转移兵力,各个歼敌,以打破敌人的“围剿”,并向洛川、宜君、宜川、韩城以及关中、陇东一带发展。11月19日,敌第57军留一个师守太白镇,主力三个师沿葫芦河向直罗镇、鄜县前进。

20日下午,敌先头部队第109师进到直罗镇,红军抓住有利战机,于当晚将其包围。次日拂晓,红1军团由北向南、红15军团由南向北,对敌人突然发起猛攻,歼其大部。

接着,红军以一部兵力围困敌第109师残部和阻击由鄜县西援之敌第117师,主力向西迎击由黑水寺向直罗镇增援之敌第106、111师。该敌在遭到红军阻击后,被迫向太白镇撤退。

红军跟踪直追,又在张家湾地区歼敌第106师一个团。敌第109师残部待援无望,于23日晚向西突围时被红军全歼。

敌第57军退回陇东,敌第67军一个师退回鄜县。

〔例10〕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天险,进入鲁西南。

蒋介石慌忙从平汉路抽调大军,组成王敬久第二兵团、王仲廉第四兵团从东、西两路驰援鲁西南,企图坚守郓城,吸引刘邓渡河大军屯兵城下,然后以其右路军击刘邓侧背,迫使刘邓背水作战,从而把刘邓大军歼灭于黄河、运河和陇海线的三角地带,或逼刘邓退回黄河以北。刘邓将计就计,趁势发起鲁西南战役。采取“攻敌一点(郓城),吸敌来援,啃其一边(定陶),各个击破”的战法。一面坚决围攻郓城,吸引敌人北上,一面派部队向西南急行百余里,直插敌人纵深,攻取定陶、曹县。

7月7日,刘邓大军首先攻郓城,10日,攻克定陶。14日歼六营集守军第32、70师两个师部及三个半旅。

28日,又歼羊山集守军整编第六十六师。鲁西南战役作战近一个月,共歼国民党军九个半旅计五万六千人。

〔例11〕 1946年7月13日,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委谭震林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用三万余人的兵力,发起苏中战役。7月13日夜,华中野战军突然包围泰兴、宣家堡之敌,至15日,歼敌第19个旅两个团,攻克宣家堡,首战告捷。此时,北援之敌整编第65师已迫近泰兴,靖江之敌第99旅向黄桥前进,南通之敌整编第49师向如皋进犯。于是华中野战军便决定停攻泰兴,以一部兵力牵制北进之整编第65师及99旅,主力则迅速东进,于运动中求歼向如皋前进的整编第49师。

18日晨,华中野战军主力实施突击,将敌第49师包围于如皋以南,至22日歼灭一万余人。这样,8月10日至23日,华中野战军主力乘敌调整布署之机,歼敌新编第7旅全部、第105旅一个团和五个交警大队。敌一面加强如皋防御,一面调整第25师进攻西边的邵伯,企图直扑高邮、宝应。华中野战军为粉碎敌对邵伯等地的进攻,遂转兵向西进攻敌后,袭击泰州,以吸引敌整编第25师回援而歼灭之。

华中野战军在向西转移过程中,和敌第99旅、第187旅及第97旅之一个团遭遇,当即将敌分别包围于分界、加力地区,以各个歼灭的方式,将敌两个半旅全部消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