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465页(2756字)
(释文〕 国君不可凭一时的恼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凭一时的怨愤而与敌交战。
凡符合国家利益就行动,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行动。 愠:怨愤、愤怒。
〔例1〕 春秋时,楚令尹屈建率军攻打舒鸠,吴国则出兵援救舒鸠。屈建急忙带着右翼部队先前进,子强、息桓等5名楚大夫带着左翼部队后退。
吴军处于两支部队之间7天。子强对其他4人说:“时间拖延久,我们就会疲弱,疲弱了就会被俘,不如速战速决。请让我们率领家兵去引诱敌人,你们选择精兵,摆开阵势等待着我们。我们得胜就前进,败逃就看形势办,这样可以免于被俘。”大家赞同他的意见,于是开始攻击吴军,吴军登山远望,看到楚军没有后继,就迫近楚军。楚军挑选出来的精兵和其他家兵会合作战,大败吴军,很快又灭掉了舒鸠。
〔例2〕 春秋时,晋景公派大夫郤克出使齐国,齐顷公的母亲从楼上看到外国使者,觉得十分可笑,因为郤克驼背,而鲁使脚跛,卫使眼眇,所以齐顷公令偻者、蹇者、眇者前去接待诸使者。郤克非常愤怒,离开齐国回到河上时说:“将来如果不向齐国报仇,河伯可为见证。”回国后请求晋景公出兵攻打齐国,晋景公问明原因就说:“以你个人的怨恨,岂可烦扰整个国家。”没有听从郤克的建议。
晋景公即派郤克、栾书、韩厥,率兵车800辆,与鲁、卫两国军队共同伐齐。
双方会战于鞍(在今山东历城),齐军战败而逃,晋军乘胜追击,直入齐境。齐顷公被迫奉献出国宝,与晋军谋和。
晋军奏凯而归。
〔例3〕 战国时,楚怀王受张仪的欺骗,同齐国断交而与秦国修好。
秦国答应割让600里土地给楚国,可等到与齐国结盟后,根本不承认有这回事。
楚怀王大怒,将要发兵攻打秦国。陈轸劝阻说:“攻打秦国并不是好的计谋,不如用一个大的城邑去贿赂秦国,和秦国一起去攻打齐国,把我们所损失在秦国的土地,从齐国补回来,这样楚国还可以保全。现在大王已经同齐国断交,再去责备秦国的欺骗行为,这等于撮合秦、齐两国的友好关系,而招致天下的大兵,楚国一定会受到严重的损失。
”楚怀王不听,于是与秦国断绝关系,发兵西攻秦国。秦国出兵迎击。
双方在丹阳(今河南丹水北岸)会战,秦军大胜,杀死楚军8万人,俘虏楚大将军屈匄、副将军逢侯丑以下70余人,夺得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闻讯震怒,就发动全国的军队,再次攻打秦国。双方会战于蓝田(今陕西蓝田),秦军又大败楚军。楚国由此遭受重大损失。
〔例4〕 汉惠帝在位时,季布做中郎将。匈奴单于写信来侮慢吕后,吕后十分恼怒,就召唤诸将领来商议这件事。
上将军樊哙说:“我情愿带领10万大军,去匈奴境内横冲直撞一阵子。”诸将领都曲意奉承吕后的意思,因而同声表示赞成。只有季布站出来说:“樊哙这人真该斩首!您想从前高帝率领40多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一地。现在樊哙怎么能用10万兵卒,就想横冲直撞匈奴境内呢?这明明是当面欺君的罪行!况且原先秦朝正因为忙于征伐匈奴,陈胜等人才乘衅起事,到现在满目疮痍还没有复原,而樊哙又当面阿谀讨好。
这简直是要动摇天下的根本!”在这时候,文武大臣都感到非常恐惧,吕后就从此退朝,不再商议出击匈奴的事了。
〔例5〕 曹魏太和元年(227年),诸葛亮率军北进,驻屯在汉中,准备大举攻魏。魏明帝得到报告,打算发大兵迎击诸葛亮,进攻蜀汉,散骑常侍孙资说:“从前武帝攻打南郑,征讨张鲁,身临险境,而后勉强取胜,曾多次感叹道:‘南郑真像是天上的监狱,中间的斜谷道简直是500里石穴。’武帝用兵如神,深知蜀贼栖息在崇山峻岭之间,吴匪流窜于江河大湖之上,因而加以容忍,暂时避开,不强迫将士们死拼硬打,不争一朝一夕的气忿,这就是所谓有可胜的机会便战,无取胜的把握便退的战略。如果现在进兵南郑,讨伐诸葛亮,不但道路艰险,还要调集精兵,转运各种军用物资,再加上镇守荆、徐、扬、豫四州,防止东吴的水上进犯,共需兵力十五六万人,还要征发更多的兵役,调集更多的粮饷,耗费巨大,全国都会因此骚动起来。然而,防守与进攻相比,只需要二分之一的兵力,以我军现有的兵力,分派重要将领据守各险关隘道,足以使强敌震恐,使我国边境安然无事,将士们可以养精蓄锐,百姓也不受劳役之苦。
数年以后,我国国力强盛,吴、蜀必然疲惫下去。”魏明帝接受孙资的意见,遂停止了攻伐蜀汉的计划。
〔例6〕 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388年)二月,前秦主苻登驻军朝那(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东南),后秦主姚苌驻军武都(今甘肃成县),相持数月,互有胜负。十月,姚苌还军安定(今甘肃平凉以东),苻登就食于新半(今陕西彬县)。
双方仍互有攻伐,姚苌数战不利。太元十四年(公元389年)二月,苻登率轻骑万余人袭击安定羌人密造保部得手,后秦主姚苌为扭转战局,便派中军将军姚崇往大界(位于安定至新平间),欲袭击秦国的辎重,反而在安丘(今甘肃灵台县境内)遭苻登邀击,大败而归。
七月,苻登攻打驻守平凉(今甘肃华亭)的后秦右将军吴忠等部。八月,苻登攻占苟头原(今甘肃泾川县西北),逼近了安定。后秦诸将见前秦军步步紧逼,纷纷劝姚苌倾全力决战,姚苌镇定自若,对将领们说:“同穷寇竞胜,为兵家之大忌,我将以计取之。”姚苌便留尚书令姚旻守安定,自己率轻骑三万夜袭苻登辎重所在地大界。
前秦屡战得手,便生轻敌之心,大界防务松弛,姚苌骑兵突袭,一举而克,杀毛后及苻登之子、安南王苻尚,俘前秦名将数十人,驱掠前秦男女5万余口而还。大界之战后,后秦士气倍增,军威大振,诸将纷纷劝姚苌乘前秦惊魂未定之机发起攻击,姚苌却不以为然,对诸将说:“前秦军虽乱,但怒气犹盛,不可轻视。”苻登在大界失利后,便收余兵退守胡空堡(今陕西彬县西南),姚苌乘势进占安定,并迁安定千余户于阴密(今甘肃华亭以东)。
〔例7〕 清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僧格林沁在扑灭了安徽境内的太平军和其他捻军部落后,率大队人马向捻军根据地雉河集杀来。在强敌压境,战则不利的情况下,捻军首领张乐行没有迅速地组织退却,率领捻军远征,反而在极端愤怒的情绪支配下,采取了与敌决战、进行硬拚的错误方针,以全部20万捻军主力,与清军大战于雉河集郊外。由于捻军装备落后,组织散漫,根本无法与拥有洋枪洋炮,训练有素的清军进行正规决战,虽经浴血奋战,捻军主力终无逃脱覆没的悲剧。张乐行逃走后,也遭叛徒告密,被清军逮捕后斩首。前期捻军战争就这样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