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蔡锷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755页(4527字)

【生卒】:1882~1916

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

1898年3月,经人推荐报考长沙时务学堂,以第三名的好成绩被录取。1899年7月,应梁启超函召到日本留学,1900年8月,唐才常自立军起事惨败后,他决定将名字改为蔡锷,取其“砥砺锋锷,重新做起”之意,决心化悲痛为力量,流血救民。他对自己的前程作了重要抉择,决心投笔从戎,弃文习武,改学陆军,以实现“流血救民”的抱负,他对梁启超说:“今日讲救国,拿枪杆子比拿笔杆子重要”。1901年蔡锷进入陆军成城学校,1902年11月,升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习骑兵科。他认为中日两国,同样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祸害,为什么近30年间却产生一强一弱的巨大差异呢?关键在于国体精神上的差异,要重铸国魂,倡导刚武不屈之气。他认为研究军事学的目的是希望统御并训练国民之实权。1904冬,蔡锷从士官学校毕业,在同期200多名毕业生中,他的毕业成绩名列第五。毕业后,他火速归国,渴望报国家、御外侮、拯黎元。他“虽存颠覆”之心,但在表现上却“迹求隐晦”。认为要在军事上施展救国抱负,只有想方设法首先打进清朝政府的军事机构,以攫取清廷兵权,才能站稳脚跟。然后在清廷内部积蓄力量,以便有朝一日,登高一呼,利用清廷的枪杆子为清廷挖掘坟墓。1905年7月,他应广西巡抚李经羲聘请担任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不久,又奉命兼任随营学堂总理官。

广西测绘学堂创办后,蔡锷又兼任了堂长。但他的主要任务是会同督练新军。他在1908年担任广西新编常备军第一标标统期间,为了改变封建军队的腐败气质,曾亲自征兵百名。

他的征兵标准是: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必须具有淳朴耐苦的品性,要明白其职责在于为国家。

蔡锷在广西任职期间是他韬晦养势的阶段,对于重大事件,更不轻易表态,也不草率行动。他的政治态度引起广西的年轻同盟会会员们的怀疑。

在广西一些军政要员掀起驱蔡风潮时,他们也加入了反蔡行列,推波助澜。1910年冬天,蔡锷辞职回乡之前,专门设宴款待广西同盟会支部负责人,要他们小心从事,更须自爱,千万不可拔苗助长,他以苏东坡的《留侯论》中“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一语赠送他们,并说你们能做到这一点,当成大事。

1911年春天,蔡锷应云贵总督李经羲之邀到云南,在教练处等待派遣时,第十九镇统制钟麟同找上门来,委托他编写一份向官兵进行“精神讲话”的文稿。

经再三思虑,他想出了一个论今不如述古的妙着,即通过辑录前人的治兵格言,以论述今天的是非。他花了数月时间,将曾国藩和胡林翼的治兵格言,分门别类,辑录成十二章,每章前附以按语,再草就序言一篇,编成一册《曾胡治兵语录》,用它来代替“精神讲话”。

《曾胡治兵语录》全文长达2万余字,分为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明、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等十二章,每章之前的按语,着重阐明这一章的主旨和它的现实效用,实际上体现了蔡锷本人的治军思想。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举国震动。蔡锷力与革命党人多次召开秘密会议,大家歃血为盟,以结同心。

在10月28日深夜召开的最后一次秘密会议上,蔡锷担心有人临时变卦,特邀充满革命激情的青年革命志士黄毓英、黄永社一起列席。果然不断有人以预备不周为由,建议将暴动推迟。

这时,黄毓英、黄永社跳起来,激忿地说:“今天事已急,诸君如果踌躇,我们决心先发难。事败被获,必定供出诸君同谋。

我们死,君等也不能幸生!”经他们这样一激,那些动摇不定的军官不免面红耳赤,哑口无言。于是大家决定:10月30日深夜12时发动起义,并一致公推蔡锷为起义军临时总司令。

29日晚8点多,驻扎在昆明北较场的第73标革命党人,在搬运子弹作起义准备时,被值日队官、北洋系的唐元良发觉,遭到追究。革命士兵见他如此可恶,当场将其击毙,乘势打死了另外几个反动军官。负责领导73标暴动事宜的参谋官李根源闻讯,果断决定提前行动。

蔡锷见情况已变,当机立断,决定提前行动。

很快下达了提前起义的命令,并作了战斗动员。他宣布:“我们今日此举,为倾倒满清恶劣政府,不宜戕杀个人。汉、满、蒙、回、藏都是同胞,应一律看待。”对军纪,他明白规定:“各军不得妄杀一人,不得妄取民间一物,必须保护居民,防缉宵小”。30日上午,起义宣告成功。11月1日,蔡锷被推为云南军都督。

1912年10月4日,蔡锷奉袁世凯之调来到北京。袁世凯企图用功名富贵为诱饵,把蔡锷捏在自己手掌心中。在生活上对蔡锷“关心备至”,在政治上先后给他一顶顶徒有其名的桂冠。蔡锷此时对袁世凯抱有幻想,以为袁世凯是个人才,能把中国治好,希望争取袁世凯的支持,凭自己的军事知识和才能,培养一批智勇双全的新式军官,以对付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他在为一本《古兵家学说辑要》写的序中说过,童年时就读过古代军事家孙武、吴起、司穰苴的兵书,青年时代到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又从事军事生涯。他从我国古代军事着作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深感我国古代军事家论兵讲武的学问博大精深,对照近代的中国,精神文明、物质文明都堕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军事学术不仅不如古代,而且不如西方诸国。于是就给袁世凯呈上他苦心之作——《军事计划》。该计划3万多字,分成练兵的目的、武力之源在国力、义务兵役制、兵器、编制、教育、人事与经理共七章。

随着袁世凯卖国反民主的真面目不断暴露,蔡锷开始觉醒了,他写道:“吾人今日处兹乱世、认定一事于道德良心均无悖逆,则应放胆做去,无所顾怯,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所谓既要仁慈又要痛快也。”筹安会后发表宣言的第二天晚上,蔡锷搭车到天津找梁启超,征求梁启超对时局的看法。自此,他经常秘密前往天津,与梁启超密商大计,经反复讨论,决定在云南、贵州发难最为稳妥。认为这原是蔡锷的势力范围,许多军官经过辛亥革命的战斗洗礼,觉悟较高,军队战斗力较强。

而且滇、黔远离北京,袁世凯政府影响较小,也难以控制,大有鞭长莫及之势,如果以云、贵为发难地点,而后举兵入川,东出武汉,势必震动全国。

袁世凯本来对蔡锷就怀有戒心,蔡锷和梁启超的秘密活动,引起他的注意。于是,他一面派出密探监视蔡锷的行动,一面利用一切机会,“考验”蔡锷。不时借故召蔡锷去问话,蔡锷时而自称年纪轻,阅历浅,不识大体,不知世故,时而语无伦次,一问三不知。

一次,袁世凯的一个党羽拿一本赞成帝制的题名录放在蔡锷面前,蔡锷缓缓提起笔,饱蘸浓墨,毫不犹豫地挥笔大书“赞成”二字。他还终日与杨度、梁士诒等一班帝制派人物厮混,时常出入茶楼酒肆,饮酒、玩牌,消遣作乐。跟着杨度等人涉足花丛,结识名妓小凤仙,传出不少风流韵事。袁世凯看出蔡锷醉翁之意不在酒,命令其长子袁克定派人严加防范,每天向他报告蔡锷的行踪。蔡锷知道后,索性花天酒地闹个不休。又假意同梁士诒商量,准备在京中购买别墅,“金屋藏娇”,博了个“风流将军”的美名。蔡夫人见丈夫整天沉缅在与小凤仙的情海之中,担心丈夫失去豪情壮志,便婉言规劝丈夫保重身体。蔡锷听了夫人的话,常常置之一笑,不久,夫妻俩演出一出吵架反目的双簧戏。一天,夫人借口蔡锷狎妓,闹将起来,蔡锷故意打伤夫人,捣毁家中什物,并扬言要与夫人离婚,责令她即刻离京南归。这一回,袁世凯听了报告,信以为真了,并派亲信王揖唐、朱启钤前往劝架。王、朱二人以为蔡锷迷恋小凤仙,喜新厌旧,都相帮劝说蔡锷,送夫人回家。蔡锷见王、朱当假成真,暗自欢喜,当下便取出一笔赡养费,打发夫人携带母亲和孩子,离京南归。

次日,京中各报绘声绘色地披露了“风流将军”的离婚秘闻和“启事”。这一着,不但巧妙地掩护了蔡锷的反袁活动,而且解除了他在京城的后顾之忧。

1915年11月11日,蔡锷机智地甩开密探,抵达天津。

12月初,经化装东渡日本。一到日本,就写信给袁世凯,说已东渡医治喉炎,信的措词极其恭顺,让袁世凯看不出什么破绽。同时,还交给张孝准几封信,这些信都是他亲笔写的,一封信介绍日本一个地方的风光,以及他在该地游历的情景。

然后请张孝准按照计划,代他游历日本,每到一处,把准备好的信件投入邮筒,寄给袁世凯身边的高级官员。他自己匆匆乘上一艘日本轮船,经上海、基隆、香港、河内潜回云南。

袁世凯听说蔡锷回到云南,大吃一惊。他不太相信有关蔡锷的这一情报,因为案前摆着的信件,明明是蔡锷游历日本时亲自发来的,信中字,分明又是蔡锷的笔墨,信封上的邮戳,也没有错,他思前想后才知中了蔡锷的计。

12月21日、22日,蔡锷在昆明召集军事会议,决定组织护国军。25日,蔡锷、唐继等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讨袁。

26日,云南护国军正式组成,蔡锷任第一军总司令,亲自率领主力进军讨袁。1916年1月14日,蔡锷率部向四川泸州进军。

当蔡锷主力到达四川永宁时,敌军主力已先达泸州。蔡锷决定改变主攻方向,以一部兵力牵制泸州之敌,集中主力,攻取綦江,直捣重庆,因情况突变,而未能实行。

驻扎在泸州的敌军,利用夜幕,伪装成妇女,偷袭被护国军攻占的月亮岩,护国军前卫被敌包围,蔡锷急令兵力增援,这样,攻泸之役变成了保卫纳溪的战斗。蔡锷亲临前线指挥,并着士兵服,到前沿阵地侦察敌情。

中午时分经敌阵地前的水田时,被敌发现,立即架起机枪猛烈扫射,子弹密如雨点。蔡锷进退两难,就势从田埂上滚入水田隐蔽起来,在水深齐胸的水田里躲避到天黑,才爬上田埂,回到纳溪指挥部。2月28日,蔡锷命令护国军发动反攻。

当晚,朱德遵令击退正面之敌,夺取了通往泸州的咽喉要地棉花坡。

3月17日,蔡锷发出反攻命令,兵临纳溪城下,敌人元气大伤,不得不向护国军乞求停战议和。

3月22日,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被迫取消帝制。

25日,他以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名义,提出6项议和条件,企图行缓兵之计。4月中旬,蔡锷一方面针锋相对地提出6项议和条件,决心把护国战争进行到底,直至袁世凯退出政治舞台,一方面加紧向袁世凯的亲信四川都督陈宦发动政治攻势,晓以利害。他对唐继尧、戴勘等人说:“如能借蜀事而引动其他各省,一致迫袁退位,则既不必用武力以伤国家之元气,复不须借手于法律政治,致使政客之嗥嚣聚讼,则尤幸也”。5月22日,陈宦在成都宣布四川独立,29日,汤芗铭在湖南宣布独立,袁世凯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6月6日因忧愤成疾而死。

11月8日,积劳成疾的蔡锷在日本辞世,年仅35岁。

上一篇:左宗棠 下一篇:孙子兵法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