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则围之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129页(1154字)
(释文〕 有十倍于敌人的绝对优势的兵力,就要四面包围,迫使敌人投降。
〔例1〕 战国时,楚国想和齐、韩两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并且借此机会而图谋周室。周赧王派武公去劝楚相国昭子不要这样做。
昭子说:“楚国绝无图谋王室的事情。虽然如此,请问周室为什么不可图谋呢?”武公回答说:“军队若没有敌人的五倍力量,就不能攻击;没有敌人的十倍兵力,就不能围城。一个周相当于二十个晋城,这是你所知道的。韩国曾经以二十万军队包围晋城,精锐的士卒都战死,中等的士卒都受伤,终究还是没能攻下晋城。
楚国没有韩国一百倍的兵力来图谋周室,这也是天下人所共知的。况且楚国即使得到周室的宝器,也会由于侵夺天下共主的恶名,招致各国的军队接踵而来,竞相讨伐。
”昭子听了,以为言之有理,就停止了原先的军事计划。
〔例2〕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会合韩信、彭越和黥布,凡数十万大军,对楚军发起总攻击。项羽的军队不足十万人,做营垒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军用物资无法供给。汉军和诸侯兵,包围了楚军好几层。
韩信率三十万人马,向楚军发起冲击,大败楚军于垓下。项羽夜间听到汉军营内高唱楚歌,以为汉军尽得楚地,因而有些胆怯,就带领一部分随从,突围而去。楚军由此全部溃败。刘邦派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被迫自杀。
楚汉战争遂以刘邦一方的胜利而告结束。
〔例3〕 1942年10月,日军“扫荡”太岳根据地北部地区后,留下第69师团两个大队和一部分伪军,据守沁源城及其周围的交口、阎寨等城镇,企图分割太岳根据地。中共太岳区委和太岳军区决定,发动群众,对侵占沁源城之日军实行长期围困战。11月中旬,在中共沁源县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围困作战指导部,以太岳军区第38团和第25团、第59团各一部为骨干,与县区武装和民兵相结合,组成13个游击集团,对日伪军广泛展开麻雀战、狙击战、地雷战、袭击战、伏击战、破袭战,昼夜袭扰。
并动员沁源城、交口、阎寨等据点及附近居民全部撤走,进行填井塞河,空舍清野。
经过连续几个月的袭扰,日军人员伤亡不断增加,补给十分困难,不得不换防。1943年1月,日军以第36师团两个大队换防,并放弃其它据点,集中守沁源城和交口,并抢修沁源至沁县的公路,力图依靠沁县进行补给。沁源军民在沁源至沁县公路上布设各种地雷,日军不断挨炸或遭到阻击,伤亡惨重。
同时,沁源数百名群众,在武装掩护下,利用夜晚摸进据点,运回被抢去的粮食。8月,日军又以第62师团1个大队换防。沁源军民越战越勇,被围日军一再收缩阵地,补给更加困难,最后于1945年4月11日逃离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