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西教育出版社《文献学辞典》第262页(803字)
①学科名。萌芽于先秦,形成于汉代。在古代,包含在广义校雠学之中。初为研究目录之学。近人*姚名达《目录学》云:“目录学者,将群书部次甲乙,条别异同,推阐大义,疏通伦类,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之专门学术。”随着学科的发展,目录学已成为一门研究文献的编纂与利用的学科。目录学的内容包括文献的来源与积累,文献的认识与鉴别,文献的揭示与记录,文献的检索与利用4个方面。按其研究范围与任务又可分为专科目录学、方志目录学、版本目录学、文献分类学、比较目录学以及目录学史。在西方,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目录学曾被理解为系统地描述图书和图书的历史。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40年代,多数目录学家认为,目录学是研究书目编制的理论与方法。近一二十年又有变化,目录学被认为是记录书籍的科学和技术。作为一门科学,目录学是研究书籍各方面的全部知识的集合体,不仅研究书籍的物质实体,也要研究书籍的意识载体。即既研究书籍的一切形制,也研究书籍的知识内容。作为一门技术,目录学是研究选择、揭示与编排有关文献的各种方法。(朱天俊)②书名。(1)刘咸炘着。溶目录学与校雠学为一体,分2编。上编9章:着录、存佚、真伪、名目、篇卷、部类、别裁互着、次第、解题;下编5章:版本、校勘、格式、文字、末论。自记称“诸篇之文多裁旧说,己意造文十不四五,志在传宣”。有1934年刘氏自刊本。刘氏还着有《校雠述林》、*《续校雠通义》等书。(2)*姚名达着。吸收西方目录学方法探讨我国目录学理论的早期着作。全书分为原理、历史、方法3编,20章。在总结前人理论基础上为“目录”下新定义,追溯目录学起源,评述中国古代重要目录和目录学家,阐述目录学对现代文化所起的作用,论述较全面。因成书较早,其中一些观点在其*《中国目录学史》中予以修正。商务印书馆1933年初版,1939年收入万有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