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中国丝绸之路辞典》第786页(2012字)

春,正月辛未,诏在京及诸州死罪囚徒,配西州为户;流人未达前所者,徙防西州。

《旧唐书·太宗本纪下》

正月乙丑,遣使安抚西州。戊辰,募戍西州者,前犯流死亡匿,听自首以应募。辛未,徙天下死罪囚实西州。

《新唐书·太宗本纪》

正月辛未,徙死罪者实西州,其犯流徒则充戍,各以罪轻重为年限。

资治通鉴·唐纪十二》

春,正月,……于阗……康国、龟兹……曹国、贺(何)国、史国遣使献方物。

《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三》

四月,俱密国遣献方物。

《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三》

(俱密国)遣使者入朝。

《新唐书·西域传下·俱密国》

九月癸酉,以凉州都督郭孝恪行安西都护、西州刺史。高昌旧民与镇兵及谪徙者杂居西州,孝恪推诚抚御,咸得其欢心。

《资治通鉴·唐纪十二》

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既杀沙钵罗叶护,并其众,又击吐火罗,灭之。自恃强大,遂骄倨,拘留唐使者,侵暴西域,遣兵寇伊州,郭孝恪将轻骑二千自乌骨邀击,败之。咄陆又遣处月、处密二部围天山,孝恪击走之,乘胜进拔处月俟斤所居城,追奔至遏索山,降处密之众而归。初,高昌既平,岁发兵千余人戍守其地,褚遂良上疏,以为:“圣王为治,先华夏而后夷狄。陛下兴兵取高昌,数郡萧然,累年不复;岁调千余人屯戍,远去乡里,破产办装,又谪徙罪人,皆无赖子弟,适足骚扰边鄙,岂能有益行陈!所遣多复逃亡,徒烦追捕。加以道途所经,沙碛千里,冬风如割,夏风如焚,行人往来,遇之多死。设使张掖、酒泉有烽燧之警,陛下岂得高昌一夫斗粟之用,终当发陇右诸州兵食以赴之耳。然则河西者,中国之心腹;高昌者,他人之手足;奈何糜弊本根以事无用之土乎!且陛下得突厥、吐谷浑,皆不有其地,为之立君长以抚之,高昌独不得与为比乎!叛而执之,服而封之,刑莫威焉,德莫厚焉。愿更择高昌子弟可立者,使君其国,子子孙孙,负荷大恩,永为唐室藩辅,内安外宁,不亦善乎!”上弗听。及西突厥入寇,上悔之,曰:“魏征、褚遂良劝我复立高昌,吾不用其言,今方自咎耳。”

《资治通鉴·唐纪十二》

(西突厥)乙毗咄陆西击康居,道过米国,破之。虏获甚多,不分与其下,其将泥孰啜辄夺取之,乙毗咄陆怒,斩泥孰啜以徇,众皆愤怨。泥孰啜部胡禄屋袭击之,乙毗咄陆众散走,保白水胡城。于是弩失毕诸部及乙毗咄陆所部屋利啜等遣使诣阙,请废乙毗咄陆,更立可汗。上遣使赍玺书,立莫贺咄之子为乙毗射匮可汗。乙毗射匮既立,悉礼遣乙毗咄陆所留唐使者,帅所部击乙毗咄陆于白水胡城。乙毗咄陆出兵击之,乙毗射匮大败。乙毗咄陆遣使招其故部落,故部落皆曰:“使我千人战死,一人独存,亦不从汝!”乙毗咄陆自知不为众所附,乃西奔吐火罗。

《资治通鉴·唐纪十二》

西突厥遣兵寇西州,太宗谓侍臣曰:“朕闻西州有警急,虽不足为害,然岂能无忧乎?往者初平高昌,魏征、褚遂良劝朕立麹文泰子弟,依旧为国。朕竟不用其计,今日方自悔责。昔汉高祖遭平城之围而赏娄敬,袁绍败于官渡而诛田丰,朕恒以此二事为诫,宁得忘所言者乎?”

贞观政要·卷九·安边》

(西突厥)咄陆既并沙钵罗之众,自恃强盛,遣兵寇伊州。安西都护郭孝恪击破之。是年,咄陆破米国,不分虏获与其下,又斩其将泥孰啜。泥孰啜部将胡禄屋袭击之,咄陆走保白水胡城。所部诣阙请废之。上遣使立莫贺咄之子为乙毗射匮可汗,率诸部击咄陆,败之。使人招其故部落。皆曰:“使我千人战死,一人独存,亦不汝从。”咄陆自知不能为众附,乃奔吐火罗。

《唐会要·卷九十四·西突厥》

十一月,朱陀国、乌苌国遣使献方物。乌苌自古未通中国,其王达摩因陀诃斯遣使奉表曰:“大福德至尊、一切王中上乘、天宝车破诸黑暗,譬如帝释能伏阿修罗王,奴宿种善根,得生释种,拜至尊。”因献脑香。帝嘉其远至,降玺书以答慰之。

《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三》

(乌长)其王达摩因陀诃斯遣使者献龙脑香,玺书优答。

《新唐书·西域传上·乌荼国》

(史国)君沙瑟毕献方物。

《新唐书·西域传上·史国》

是年,罽宾国遣使献褥时,吻尖而尾赤,能食。有被蛇螫者,鼠辄嗅而尿之,其疮立愈。

《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