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陀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西北民族词典》第584页(550字)
贞观二十二年(648),西突厥叶护阿史那贺鲁被乙毗射匮可汗驱逐,由邪逻斯川(今新疆塔城一带)率领处月、处密、葛逻禄等部东投唐朝,唐朝将他们安置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一带,并在处月部落游牧之地设立沙陀州和金满州,以其部落首领为刺史。金满州即在金满城附近,沙陀州必然与金满州相邻。有人说“沙陀”是沙漠之意,因其游牧之地有大沙漠而得名。这种观点值得怀疑,因为游牧民族需要水草丰美的草场,不可能在大沙漠中生活。我们认为,沙陀应是Sardat的音译,意为“商人”;或为Sogdak的译音,意为“粟特人”。沙陀突厥应是投归突厥,自成部落,由经商而改营游牧的粟特人部落。沙陀首领李克用的长相为高鼻、深目、多须髯,完全是粟特人的形象,即是明证。东突厥汗国多有粟特商人为首领的安姓、康姓部落,则西突厥处月部落中有粟特胡人,并不奇怪。唐朝前期,因为沙陀与一些西突厥合为一个部落,号称处月,是西突厥左厢五咄陆中的一部,故而往往称他们为沙陀突厥。唐朝后期,沙陀单独东迁至陕西和山西的北部,人口滋多,势力壮大,于是形成为一个民族,称为沙陀族,其首领李克用甚至后来建立了后唐政权,统治了内地广大的疆域。其后又有石敬瑭建立后晋王朝。宋元之后,其族逐渐融合于北方的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