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族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西北民族词典》第627页(1777字)
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3.4万人(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有3.82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23%(1995年人口数)。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此外,莎车、叶城、泽普、皮山等县也有少量塔吉克族人聚居。对此族名的来历含义,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说法:(1)西亚幼发拉底河左岸的一个阿拉伯部落名。此部落原称“塔伊”,阿拉伯帝国崛起后,中、西亚的其他民族便把这个部落名称用来泛指阿拉伯人。11世纪时,突厥人接受这个名称并且用突厥语的习惯,把信仰了伊斯兰教的、说伊朗语的定居人民称为“塔吉克”。(2)中国汉代时,西亚古代民族“大益”的转音。“大益”最早见于《史记·大宛传》,称其为“宛(即大宛)西小国”。(3)由中国唐朝时所说的“大食”一名演变而来。唐代典籍把阿拉伯帝国称作“大食”;把倭玛亚王朝称作“白衣大食”,把阿巴斯王朝称作“黑衣大食”。(4)由“塔特”一名演变而来。“塔特”是11世纪中亚突厥人对使用波斯语的民族的称呼。而《突厥语大辞典》则认为“塔特”有二意:一为托喀斯和亚格玛人把不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称之为“塔特”;二为突厥人对波斯人的称呼。中国塔吉克族的族源,应是定居于帕米尔高原东部山区一带的塞人(斯基泰人),与中亚阿姆河流域的粟特人应属同一个族系。这一支塞人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从里海东岸的草原迁徙而来。
塔吉克人从人种上说应属于印度欧罗巴人;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此种语言接近塔吉克书面语和法尔斯语,分为“色雷库尔”和“瓦罕”两种方言。今塔什库尔干的大部分人说色雷库尔方言;少部分人和塔什库尔干县外的塔吉克人则说瓦罕方言。公元前2世纪,塔吉克族的先民已在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及境外周围地区建立了“蒲犁”、“无雷”、“西夜”、“捐毒”、“依耐”等小的邦国。后来这些邦国屡经分合,到东汉时变成了“德若”,魏晋时变成了“亿若”,属疏勒国管辖。南北朝至唐初,塔吉克人终于在帕米尔高原的东部和东南部建立了势力足以控制印度河上游克什米尔北部的朅盘陀王国。揭盘陀又称羯盘陀、汗陀、羯盘陀等等。据《大唐西域记》载,其王自称为“至那提婆瞿怛罗”,译为唐语,即“汉日天种”。约在713-727年之间,吐蕃人的势力达到帕米尔,羯盘陀王裴星投奔吐蕃。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14),其地置“葱岭守捉”,归“安西都护府”辖制,从此羯盘陀国遂亡,塔吉克人随之成为唐王朝的边疆民族。宋朝时塔吉克人臣属喀喇汗王朝(一度归西辽)。蒙古成吉思汗兴起后,蒙军追击西辽末代暴君屈出律(即古出鲁克)至今塔什库尔干县境,时该地已称“撒里桓”或“撒里黑昆”(见《元秘史》)。由是可知今日所俗称的“色雷库尔塔吉克”在成吉思汗时已经形成。元朝末期的塔吉克族属叶尔羌王朝管辖,该王朝的塞伊德汗曾数次军临其地。清朝初朝,满族人误以为此民族和柯尔克孜人属同一民族,并称其为“布鲁特”。乾隆统一南疆后将塔吉克族的所在地称为“回庄”,并将该民族聚居的、人口最多的“色雷库尔四庄”划归莎车。1913年今塔什库尔干始建为县,属喀什专区。1950年3月成立县人民政府,塔吉克族人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4年9月17日成立自治县,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愿望。
塔吉克人在远古时信奉拜火教,琐罗阿斯德的《阿维斯陀》教义在该族群众中影响深远,至今仍有许多迹象可寻。佛教东传后,塔吉克人即于1世纪时接受佛教。5世纪的法显、7世纪的唐玄奘都在其聚居区目睹了佛教盛行的情景。10世纪开始,伊斯兰教在塔吉克人中取代了佛教。11世纪下半叶,中亚塔吉克斯坦喀布迪亚的塔吉克族思想家纳塞尔·霍斯鲁将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伊斯玛仪尔教派传入塔什库尔干地区。从此,中国的塔吉克人大部分便皈依了伊斯玛仪尔教派,直至现在仍然如此。
塔吉克人的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及副业。他们利用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的山问谷地种植耐寒耐旱的农作物,利用峡谷草地和高海拔山坡草地放牧牛羊,大同乡一带的居民还兼营园艺。群众善于骑马,能歌善舞,器乐之中的五孔鹰笛最具民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