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域地名词典

莫尔佛塔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西域地名词典》第308页(1004字)

位于今喀什市东部20余公里古玛塔格山中段一座沙丘上。背靠群山,面对荒野,但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出土文物来看,这里昔日曾是一片繁荣富庶的绿洲。“莫尔”亦译作“莫热墩”或“莫拉提木”,维吾尔语,意为“烟道”、“烟囱”。因位于该地的两座高土塔向被当地群众视为古代烽火台而得名,是我国古代西域的一处着名佛寺遗址。莫尔佛塔遗址现有两座残存佛塔,其东部有一组僧房遗址,坡下的沙地上有一排古代坎儿井,蜿蜒排列约1公里,是当年寺僧的水源。其南面隔恰克玛克河古河道与几公里外的汗诺依古城相望。古寺院遗址下层的一段夹有烧为炭灰的木料,估计该寺院毁于一场大火。附近有大片古代村落遗址,还出土了陶器碎片、古钱币和不少石膏塑像残片,其中的一片佛像面部极为生动逼真,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两座佛塔中东南的一座,底如方形托盘,圆柱形腰,上有一蛋糕形圆顶。其底座长宽各12.3米,总高8.4米,分为逐次递缩的三层。座上圆柱形塔身高2米,圆顶高2.4米;佛塔从底到顶通高12.8米。塔身用麦草调和黄土脱出的方形和梯形土坯砌成。塔体中空,上部可见攀登的踏脚坑。顶上有圆孔。该塔即佛教建筑中所谓的“窣堵波”,是专门用来收藏安放“舍利子”的。西北面的一座佛塔有如倒置的大斗。底大顶小,底面长25米,宽23.6米;顶平,顶部边长14.2米,宽12.5米,塔身残高7米。塔身正面和两侧留有佛龛遗迹,内中当年有雕塑的小佛像,现已剥蚀一空。此塔应是当年寺院的中心建筑物。据史料记载,远在公元元年前后,佛教从现今的巴基斯坦传入新疆天山以南,喀什地区是首当其冲的地方。当年这里曾有过一段佛教昌隆的历史,高僧道安、智猛、鸠摩罗什等都曾到过此地。644年,唐高僧玄奘返程抵达疏勒国时,称这里“淳信佛法,勤营福利。伽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据史书记载,武周天授元年(690),武则天向全国各地颁发《大云经》,并令诸州兴建“大云寺”。疏勒都督府费时十几年在境内兴建了名扬西域的大云佛寺,一直到8世纪中叶,这座佛寺还在被人称道。专家认为这里很可能就是当年疏勒大云寺的遗址。寺院一直保存到10世纪初叶,当伊斯兰教正式传入喀什噶尔后,才在战火中消亡。如果此说确实,那么莫尔佛塔便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西部的佛塔遗址,较多地保留了佛教传入时的原貌,因此莫尔佛塔也可作为了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