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5页(1133字)
笔记二字,本义为执笔记叙,如《南齐书·丘巨源传》:“笔记贱伎,非杀活所待。”南北朝时崇尚骈俪之文,称注重词藻、讲求声韵、对偶的文章为“文”,称信笔记叙的散文为“笔”。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后人遂将一切用散文体所记叙的零星琐碎的随笔、杂录等,统名之为笔记。至于以笔记二字为专书名,则大约始于北宋的宋祁,他着有《笔记》三卷。笔记的特点,以内容论,主要在于“杂”,不拘类别,有闻即录;以形式体制论,主要在于“散”,长长短短,记叙随宜。自魏晋迄于明清的笔记,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曰小说故事类笔记,简称“笔记小说”,始于魏晋迄于明清的志怪、志人(或称轶事)小说,如晋干宝《搜神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王晫《今世说》等,皆属于此类。二曰历史琐闻类笔记,诸如历代野史、杂录、丛谈,从晋人伪托汉刘歆《西京杂记》、唐刘餗《隋唐嘉话》、李绰《尚书故实》,到清王士祯《池北偶谈》、褚人获《坚瓠集》等,皆属于此类。三曰考据辨证类笔记,历代读书随笔、札记,从晋崔豹《古今注》、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宋沈括《梦溪笔谈》、戴埴《鼠璞》,到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孙诒让《札迻》等,皆属于此类。第一类的特点是具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其中有的类似今人谓之特写的规模。第二、三两类的特点是内容极为复杂,几乎无所不包,涉及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经史子集、典章、制度、风俗民情、轶闻、琐事以及神鬼、怪异、医卜星相等等,大都是随笔记录的零星材料,宜统称之为笔记。对于历代笔记的分类,可谓人言言殊。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分小说为六类: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除传奇外,其他五类皆笔记。清《四库全书总目》分小说为三派:叙述杂事、记录异闻、缀辑琐语,亦皆为笔记。近代学者刘师培《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唐、宋以前,治学术者,大抵多专门之学,与涉猎之学不同,故丛残琐屑之书鲜。唐、宋以降,治学术者,大抵皆涉猎之学耳,故说部之书,盛于唐、宋,今之见于着录者,不下数千百种。试详考之,约分三类:一曰考古之书,于经学则考其片言,于小学或详其一字,下至子史,皆有诠明,旁及诗文,咸有纪录,此一类也。一曰记事之书,或类辑一朝之政,或详述一方之闻,或杂记一人之事,然草野载笔,黑白杂淆,优者足补史册之遗,下者转昧是非之实,此又一类也。一曰稗官之书,巷议街谈,辗转相传,或陈福善祸淫之迹,或以敬天明鬼为宗,甚至记坛宇而陈仪迹,因祠庙而述鬼神,是谓齐东之谈,堪续虞初之着,此又一类也。”刘氏所言“说部之书”,即指笔记而言,其分此类书为考古之书、记事之处、稗官之书,较为全面、恰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