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评语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40页(817字)

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杭州容与堂刊百回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书前有署“小沙弥怀林谨述”四篇短文,正文中有眉批、行间夹批和回末总评,有些学者认为这些都出于叶昼的手笔。这些评语数量较多,泛泛的套语与真知灼见混杂在一起,并且前后有些矛盾,似不出于一人之手。评语中关于小说艺术的某些见解较有价值,现摘要述于后:第一回评语云:“《水浒传》事节都是假的,说来却似逼真,所以为妙。”数语触及到艺术创作中虚构与逼真的关系。第三回评语云:“《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都是急性的,渠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分,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者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评点者着眼于小说中人物形象之塑造,并且指出其绝妙千古处全在“同而不同”处,这里触及到人物之共性与个性关系问题,富有启发性。第十回评语云:“《水浒传》文字原是假的,只为他描写得真情出,所以便可与天地相终始”。此处所表述的见解,与《水浒传一百回文字优劣》(参见该条)相同,强调小说要通过虚构的人物故事,揭示出生活的真情。第十三回评语高度评价《水浒传》文字形容既妙、转换又神,“已胜太史公一筹”,定是化工文字。第二十一回评语称赞“此回文字逼真,化工肖物。摩写宋江、阎婆惜并阎婆处,不惟能画眼前,且画心上;不惟能画心上,且并画意外。”画眼前,为形似;画心上,为神似;画意外,指形象中蕴含作家对生活的独到理解。三者层层递进,评语确实道出《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的高超造诣。第二十三回评语比较李逵打与武松打虎表现之不同,指出其原因在于“李是为母报仇不顾性命者,武乃出于一时不得不如此耳。”这里接触到人物的处境与人物行动的关系。总之,容与堂刊百回本《水浒传》的评语,瑕瑜互见,某些涉及小说艺术的见解有独到之处,可资参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