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雪录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372页(755字)

笔记小说集。明刘绩撰。明清两代书目俱着录二卷,现存明成化刊本与弘治刊本不分卷。北京图书馆藏抄本二卷,有成化二十年(1484年)胡谧跋和弘治元年(1488)张文昭跋,当在二种明刊本后。另《四库全书》本为二卷,其余诸丛书本均一卷。按明高儒《百川书志》卷八:“皇明洛阳镏绩孟熙着。原失次,今约定十卷。”则今存诸本皆非原貌,十卷本及原书均不存。绩字孟熙,先世洛阳人,后徙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不屑仕进,以教授卖文为生。家有西江草堂,人称西江先生(据钱谦益《列朝集小传》乙集、《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万斯同《明史》卷三八七另收一刘绩,字用熙,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弘治进士,官至镇江知府,则另一人矣。

孟熙生于元末明初,又及与元末诸遗老游,故所记元末文人轶事,多生动精彩,似临其境。如吴人有称雪庵居士者,书刺谒赵孟頫,遭冷遇后连日伏在户外。适某日赵外出送客方得见,应其题画之请,以见赵孟頫为人敬慕之深。赵亦自知名重,又记赵尝见某夫妇操舟乞丐以为活,心怜之,除保其衣食外,又为其挥毫,使鬻得重金以为身后计。又表现赵之助人品质。其于杨维桢的描写,又可见元末文人的放诞风流。杨居吴淞时,放情山水,日携宾客妓女,以诗酒为乐。有蒋某欲延杨为其儿师,杨谓须从三事,一无拘日课,二资行乐费,三须卜别墅以贮家人。蒋欣然从之,维桢竟留三年,其子亦名噪一时。另外,书中个别故事对元代黑暗现实,有所披露,如越皮生妻美艳,某京卫官子竟诬皮并致死非命,强娶其妻。但作者在篇末以礼教对妇女出门须遮面的要求,把此事件责任归咎于皮妻,则冲淡故事的揭露锋芒,盖作者思想局限所致。除以上故事外,书中兼考辨诗文,亦穷究典章制度、事物起源,已非小说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