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春台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601页(1024字)

清末拟话本小说集。刘省三着,1914年成文堂刊本,分元、亨、利、贞四集,每集10篇共40篇。每集后署“凯江省三子编辑”。首有光绪己亥(1899)铜山林有仁序,谓“中邑刘君省三,隐君子也。杜门不出,独着劝善惩恶一书,名《跻春台》,列案四十,明其端委,出以俗言,兼有韵语可歌,集成四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年重新整理出版,整理者为张庆善。该书为清代最后一种拟话本小说专集,集中作品绝大部分系作者创作,少数几篇为改编作品。该书承继了《三言》、《二拍》等话本小说佳作在题材命意上的优秀传统,着力表现普通人、特别是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日常生活,描写他们的爱与恨、忧愁与欢乐、悲惨的遭遇、不幸的命运和精神上的麻木愚昧,也写出他们对安定美好的生活和纯洁真挚的爱情的向往追求。题材十分广泛,按内容划分,主要为公案、爱情婚姻、经商与科考。其中尤以公案为多,案情大都围绕婚姻、财产和恩怨,少量系自然环境造成。情节曲折离奇,盘根错节,较为复杂。通过这些公案,作品深刻反映了善恶、正邪、美丑的尖锐对立和金钱、女色对人性的扭曲,暴露了封建官吏的贪婪残忍、循情枉法、昏愦无能、贤愚不辨和刚愎自信、主观武断,以至冤案错案迭兴,无辜身受残害,真凶逍遥法外,从而深刻揭露了封建吏治的黑暗和封建刑律的残酷。爱情婚姻题材亦占相当比例,这些作品歌颂了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抨击了扼杀这种爱情的封建邪恶势力,批判了重貌不重品、重财不重人和见异思迁、移情别恋的市侩思想,塑造了若干貌丑心善、贤慧勤劳的妇女形象。其他题材的作品也从各种不同角度,反映了清末社会的人情世态、风土习俗,生活气息较为浓郁。小说在描写正义战胜邪恶的同时,也宣扬了福祸在天、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封建说教味道颇浓。作品刻画了各个阶层众多的人物形象,举凡工商士农、官宦衙役、僧道术士、缙绅豪强、地痞恶霸、盗匪流氓、封建帮会、优伶妓女、三姑六婆、神鬼狐妖、皇帝王公,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无所不包。作品的艺术性颇不均衡,优劣参半。该书明显具有说唱文学的特征,唱词篇幅约占四分之一左右,形式较为多样,既有抒情性的,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也有叙事性的,借以交代故事情节发展;既有一人独自说唱,亦有二三人对唱。以七言、十言为主,唱词还夹有说白。少数唱词后标有“重复”的字样。体现出案头文学与说唱文学的相互融合、渗透。语言有明显的四川方言特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