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同原录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736页(1707字)

清代神怪小说。一名《历代神仙通鉴》,又名《神仙鉴》、《仙史》。此书编撰者不只一人。卷一至卷十七署“江夏明阳宣史徐道述,汝南清真觉姑李理赞”,卷十八至卷二十二署“新安融阳亦史程毓奇续,凤翔尚纲一贞王太素赞”。卷首主人张继宗记叙他于入京途经苏州由其舅氏夏振翁推荐替该书作序,并于胥江舟次接见徐道的经过,最后说“余谓之曰:‘子殆医中之仙耶!(按:此指徐道晚年行医“悬壶于葑关之十里泉”)此仙家之史也,有补于世多矣。’徐子不敢独擅其美,称‘是集之成,赖毓奇程君挥汗呵冻靡间,历三载告竣,名曰《神仙鉴》。后之同志,阐扬振刷,无致颓靡,此程君所厚望焉,甚可乎否耶?’余曰:‘徐子纂而集之,程子嗣而润色之,舅氏又为称许而乐道之,吾知继其后者必能剞劂以行,公诸天下。……’”由此可见,不论转述徐道所说,还是张继宗所称道,此书作者是徐道、程毓奇二人。李理、王太素是分别和徐道、程毓奇配合纂修此书的伴侣和得力助手。实际上,徐道和程毓奇是此书编纂定稿者,其初稿纂修者是他们的先辈徐人瑞和程瑶。据三集卷二十二所记,徐人瑞弟子陆行南等以徐、程二人家世本传附于末。揭去神秘的外衣,得知明初滇池侯徐英之子徐人瑞于太湖洞庭西山林屋洞华藏修撰《仙史》,“自洪濛未判时录起,发明生天生地生人之旨,高真上圣之因,开物成务之理,中将仙真显化辅世,山鸟遨游晤言,按龟年次第贯入,连络为一书至唐宋。”其妻钟姑“有细字增设旁注”,代为“正讹”。程瑶携张天师家世与其妻元姬所撰《列女赞》入包山玞楼见徐人瑞,续修自宋至明初《仙史》。两百多年后,徐人瑞六世孙徐道于顺治“乙酉岁(1645)得探林屋,孰谓缘忧患中忝与玞楼之选,”得其祖所修《仙史》秘本四十五卷,出与觉姑同修,删并仅存其半,迨唐末,乃访程瑶五世孙程毓奇,“渠与太素续修,赞成厥功。”因此此书所叙仍止于初次成书之明初,并没有延续到徐道、程毓奇所处的明末清初。张继宗撰于“康熙庚辰(1700)长至日”的序称“此书凡四十卷”。今存所见各种版本,从康熙间多刻小说之致和堂梓,到近代上海江东书局印行本,都是22卷。首集1至8卷“仙真衍派”;2集9至16卷“佛祖传灯”;3集17至22卷“圣贤贯脉”。每卷分9节,只有22卷分5节,全书共194节。目录后有图像120帧,绘刻颇精美。第98帧有汉族装束的耶苏图像(书中有“玛利亚贞耶苏”内容),是中国古代说部绘图中极罕见的。张继宗概括此书所叙“自浑沦之初,至既判之后,历代兴衰,迄于明纪,几千万年之间,异人辈出,羽化登真者,指不胜屈,抑何此书之浩瀚冲融,若是其甚欤。”卷首诸序后《说义》之1、2、6、8条说明编纂意图、构思、谋篇布局等,提纲絜领,可见是书内容与艺术特色之一斑:“诸传志所载仙佛事溥矣,皆逐位分列,未尝贯串联络,如片云寸锦,不成大观;且其间事迹多舛错,岁月不详,率意滥入,奚能脍炙人口。兹则汇成全集,编年纪月,而复罗考三教玄微,遍采百家精义,事取其详,文撮其要,经营匠心,阐明至理。”“既名《仙史》,而杂以揖让征诛,迁鼎逐鹿,龙争虎斗之事,似未免尘俗混同,然文章家有宾主,此皆以世外者为主,世内者为宾,观人世之成败荣辱,愈显仙家之超脱耳。”“集之所主者仙也,而何以佛与神圣杂出其间?盖古先生行化竺乾,紫气东来,青西度,史策彰彰,可知仙佛同源;而麟吐玉书,入周问礼,犹龙之叹,则又千秋公案,特以地异文殊,如一姓分支,世远而忘其宗耳。夫神则正气所钟,亦仙之亚也。道无二致,理有同归,五常充备,仙也,佛也,圣也,神也,即其人也,此固主中之宾也。”“蟠桃三千岁一实,如必至此始会,仙圣亦何契阔?惟其分植方诸、昆仑、须弥三处,东花西实,轮番作会,千年一聚,斯为允洽。且五老家不必尽植,妙非印板文字。而千年之内,复有小会,以为关键,绝有安顿。此即仙家实事,而史笔之剪裁亦不可掩。至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或先或后,必符应一劫,亦见气运自然,并非拈出。”此书评订者也不只一人。卷一至卷八及卷十九,评订者黄掌纶,卷九至卷十四及卷二十二,评订者汪仪,卷十七、十八及卷二十、二十一,评订者陈衷一,卷十五、十六,评订者王掖宸。

上一篇:大隋志传 下一篇:集咏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