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生育习俗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民族辞典》第469页(1501字)
过去,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认为生育与不育是命中注定。若有不育,很少求医治疗,往往求助于巫师,或者去故意偷取多子多孙人家的婴孩服装,认为这样可以引来小孩的魂魄,便会生儿育女。
孕妇不参加重体力劳动,注意加强营养;孕妇想吃的东西,家里总要想方设法为她弄到。锡伯族过去没有专门的接生婆,生育时要请年高、富有经验的妇女助产。生产时,将炕席卷起,炕上铺一层草木灰,上面再铺一层苇草,草上再铺一层布,让孕妇躺在上面。婴儿娩出后,脐带用苇子割断,而忌用金属刃器。由于接生不卫生,妇女产后感染,要儿患“四六风”(破伤风)夭折现象屡见不鲜。难产时,多请“相同”(锡伯族巫师之一)来处理,她们都懂一些生育知识。
婴儿出生后进行沐浴,用布片和襁褓裹好,放在热炕上。婴儿脐带脱落后,就用吊床悬在房梁上,进行大幅度晃荡,一般到两岁左右才脱离吊床。每天给婴儿洗三次冷水澡,睡觉时将外衣脱掉,只穿一件衬衫,用襁褓裹好。
产妇一个月内不得下地,讲究营养,多以鸡、鸡蛋、牛羊肉汤滋补身体;多食流质食物,讲究多喝小米稀饭。
满月那天,要让产妇发汗。其方式为:将熟蛋四个,两个夹在双腋下,两个握在手中,蒙几床被子,出汗后将被子隔一定时间一床一床揭去,使汗慢慢下去。据说这样可使月子里受的风寒,随汗驱除,不会有后患。产妇在一百天之内,都要注意冷热,不参加重体力劳动。有的出月后回到娘家休养一个月。
哺乳期的妇女,仍注意营养,讲究多吃流质食品。照顾哺乳期的妇女已成为社会风尚。如在吃饭时有哺乳妇女来串门,必定请她尝尝饭桌上的饭菜;提新鲜瓜果的人,如果遇见哺乳妇女,须给她尝一尝或送她一些。如果哺乳妇女提出她想吃的东西,人们决不会难为她。据说,哺乳妇女吃不到她所见到或想要吃的食物,就会害乳房病,因此,人们都体贴和关心她们。
新生儿很少喂牛奶。母奶还未顺畅之前,亲戚朋友发扬互助友爱精神,主动用自己的奶水来喂养;如果母亲没有奶水,在别人代喂的同时,再附加牛奶及其他营养食品,一般七八个月就开始添加面条、稀饭等。婴儿一般到一岁半断奶。
锡伯族对要儿教育较重视,注意进行社会公德和礼貌教育,而且采取婴幼儿容易接受的形式。
锡伯族妇女在坐月子期间禁吃凉性食品和冷菜,补充肉类食品,忌把光手赤脚露被子外面。坐月期间禁止下炕活动,“出汗”后才让下。坐月子期间禁碰凉水,禁吹风、梳头、刷牙、擦身,也不可吃酸辣、硬食,不可大声哭喊,忌过度伤心,不可拿针钱做活,不可看书写字。
妇女在怀孕期间,也有很多禁忌,如:孕妇不可干重活,不可看死要,听凶事和使人伤心的事。不可跃绳索,忌去病人家,不能说孕妇嘴馋,对孕妇的食求不可拒绝。忌把妇女的脏物扔到流水里。
小孩出疹期间,其父母及亲属忌抠鼻子、搔脸,不可把火扔进水里,不可用棍子或其他东西打牲畜,不可钉桩打楔子,不可动锐器(刀、斧),不可在患儿前出大声,禁做发面饼,禁把别人家的小孩领到家里,也不可到别人家串门。防止患儿与外人接触,尤其是忌尔琪以外的巫师进家门。孩子出疹时,父母禁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