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立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世界教育大事典》第1002页(1351字)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于1961年9月成立,现址在法国巴黎。该组织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欧洲经济计划(即着名的马歇尔计划)而组建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48年4月成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国际组织。最初是为了加强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相互合作,主要目的是:①有助于成员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就业机会和生活水平。②有助于成员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非成员国的经济得到合理的发展。③承担国际义务,全力发展与扩大国际贸易。该组织成立以后,对教育问题一直给予极大的关注,并组织与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跨国计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最高权力机构是由各成员国代表组织的理事会,负责制定该组织总的方针政策,每年召开一次各成员国部长级会议;执行委员会是由理事会每年选派14个成员国的代表组成,负责处理理事会交办的工作;秘书处的工作由秘书长主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该组织下设200余个专门委员会或工作小组,负责经济政策、技术合作、贸易往来、财政金融、商业、农业、工业、环境、能源、教育、情报等具体领域内的工作。该组织成立的主要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普遍感到的科技人才的匮乏以及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而导致的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对欧洲的挑战。由于这一背景,该组织很自然地对教育给予极大的关注,1961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涉及经济发展与教育投资的政策会议上,欧洲成员国确立了10年的教育目标,强调了教育经济学对制定社会和教育发展方针的重要指导意义。1968年,该组织专门设置了一个“教育研究和改革中心”,对世界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探索。在10年后,即1970年6月于巴黎举行教育发展政策会议,对华盛顿会议上提出的教育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了评估。一个月后,该组织又在原先的科学技术人才委员会的基础上重新设置了教育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负责制定教育计划以及实施计划,较为引人注目的计划有:“教育政策及其未来的发展”、“教育与劳动社会”、“为成年人提供学习机会”、“教育改革策略”、“高等教育入学政策”、“各国教育政策考察”、“提供资料并进行收集与分析”等。1970年的巴黎会议标志着该组织对教育认识的一个重大转变。如果说1961年的华盛顿会议强调的是教育的经济学意义或者说教育在数量上的发展,那么,巴黎会议则开始重视教育的质量,重视解决在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这次会议作出了许多决议,其主要的内容有:①教育必须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并对教育的效果进行评定。②教育必须满足教育机会均等、使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的要求。③必须建立一套方法或手段来检测上述目标的实现程度。④必须注重个体的要求与经济持续增长的统一。⑤在作出教育决策时必须考虑到社会各个方面、各种利益集团的要求,听取教师的意见。⑥通过有关意见和经验的国际交流,对各种教育改革进行相互支援。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前半叶起,该组织更多地致力于推广终身教育,作为实现终身教育战略之一,尤其强调回归教育。该组织现有成员来自25个国家,其中一个国家(南斯拉夫)为特别参加国(准成员国)。